句榮寶華山國家森林公園
江南岸,金陵東,靜臥著一座聞名遐邇的佛教圣地寶華山寶華山,層巒疊嶂、逶迤環繞、形似蓮花,主峰海拔437.2米,宛如花蕊,高踞群山之中,寶華山原名花山,因盛夏時黃花滿山而得名,因古時“花和“華通用,亦稱華山。南朝梁代一代高僧寶志和尚(句容人)晚年登山結草為庵,設壇講經傳教,致使此山名大振,寶志圓寂后,為紀念這位開山祖師,改稱華山為寶華山。寶華山位于江蘇句容西北與南京接壤,在312國道南側、滬寧高速公路以北,距南京、鎮江、句容各30公里。因春天黃花漫山而得名,后因南北朝梁代高僧寶志來此結庵講經,遂易名寶華山。寶華山素有“林麓之美,峰巒之秀,洞壑之深,煙霞之勝四大奇景。1981年被省政府批準為“省級自然保護區,1996年4月被批準為國家級森林公園。2003年被批準為國家aaaa級景區。寶華山,層巒疊嶂、逶迤環繞、形似蓮花,主峰海拔437.2米,宛如花蕊,高踞群山之中,寶華山原名花山,因盛夏時黃花滿山而得名,因古時“花和“華通用,亦稱華山。南朝梁代一代高僧寶志和尚(句容人)晚年登山結草為庵,設壇講經傳教,致使此山名大振,寶志圓寂后,為紀念這位開山祖師,改稱華山為寶華山。寶華山為寧鎮山脈之最高峰。古人稱贊此山“東臨鐵甕(鎮江),西控金陵,南負句曲(句容),北俯長江,周圍群山環抱,爭雄斗奇,氣勢雄偉,景色壯麗,素以“林麓之美,峰巒之秀,洞壑之深,煙霞之勝四大奇秀而著稱。寶華山地帶性植被保存完好,維管束植物有124科、352屬、529種。其中寶華玉蘭為特有樹種,是三百萬年前的新生代,有剛竹、水竹、苦竹、短穗竹等野生品種,稱之“竹海。這里動物資源豐富,有豺、狼、獐、狐等20多種哺乳動物,畫眉、八哥、白鷺等近百種鳥類,具有較高的觀賞和研究價值。1984年,江蘇省在這里設立自然保護區,之后又列為國家級森林公園。寶華山國家森林公園地處華東旅游黃金線上,與方圓30公里內的南京清涼寺、棲霞寺、金山江天寺、焦山定慧寺連成一體,西距南京市區23公里,東離鎮市區30公里,312國道貫穿其中。為進一步開發寶華山的旅游資源,寶華山成立了旅游開發公司,投資20億元,規劃開發了隆昌寺景區、國際生態社區、動植物觀賞景區、渡假村景區等40多個旅游投資項日,使寶華山成為以森林景觀為主體、融自然景觀、人為景觀為一爐,以名山古寺為依托,集自然保護、森林旅游、避暑渡假、療養健身、休閑娛樂、科普教育為一體的國家級森林公園。寶華山之所以飲譽古今,蜚聲海外,這是因為寶華山高大奇秀,有“林麓之美、峰巒之秀、洞壑之深、煙霞之勝四大奇秀之美稱。史志記載:“其形安而逸,其勢尊而嚴、“群山環繞,一峰崛起,寺宇窩藏于中,如花之含萼、蓮之有房。山中古木參天,溪流縱橫,泉水叮咚,綠樹成蔭,云霧縹緲,清靜絕塵,氣候宜人,實乃避暑勝境。取得隆昌寺“戒牒(即佛教的畢業文憑)的得戒學徒遍于天下,以數十萬計。同時在國外佛教界也享有一定盛譽。日本、泰國、緬甸、印度等國家,慕名來此朝佛受戒的也不少,并贈送過玉佛、石佛、銅磬等物。此外,寶華山有豐富的自然資源,山中生長著多種珍貴樹木和多種藥材,尤以寶華玉蘭為稀世之寶,現為省級自然保護區。還有寶華山名勝古跡頗多,,足資游覽的風景點有數十處之多,著名的有隆昌寺、銅殿、無梁殿、拜經臺、九洞、四池、釣魚磯、將臺、行宮、御碑亭等。寶華山是我國佛教圣地之一。山中隆昌寺距今1400多年。寺廟殿宇宏敞,伽藍千間,曲廊逶迤,大雄寶殿雕梁畫棟,琉璃覆頂,金佛危坐,金剛屹立,神情各異,用大理石砌成的廣場可容千人。每當朝霞夕照,寺內晨鐘暮鼓,經聲佛號,沉抑悠長,回蕩山谷,可謂“巷巷竹林寺,杳杳鐘聲晚。清乾隆皇帝七次下江南,六上寶華山,為大雄寶殿親筆題匾“光明法界。隆昌寺因律戒嚴明“為金陵四百八十梵剎之最上者,被佛教稱為“律宗第一山,不但全國百分之七十以上的僧尼來此受戒,而且東南亞許多國家的僧人也前來朝佛受戒。銅殿:銅殿的梁、棟、桶、窗、瓦、屏、楹悉范銅為之,殿后壁嵌銅一方,故名銅殿。其形式為樓閣式,高2.3丈,結構精巧,雕刻細膩,供觀音大士像于殿中,四壁刻畫如來諸菩薩及帝、釋、天、人像,殿前丹墀石欄圍爐,有石階進出,殿左右對稱,是明代萬歷33年(公元1605年)釋妙峰禪師奏請創建,禪宗生母慈圣皇太后賜金二千兩,以助其成。是寺內重要古跡,距今已有370多年歷史了,現被列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無梁殿:分布在銅殿左右兩側,左邊是文殊無梁殿,右邊是普賢無梁殿,均系明代建筑物,高3.2丈,三間兩層樓閣式,無梁無柱,門窗不用一木,外形仿木結構,內用磚瓦代替,純系磚瓦建造而成。門窗頭上并刻著云紋、二龍戲珠等圖案。現亦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拜經臺:位于西部山峰,上有巨石,形似臺,一名曬經臺,又名會君臺,相傳是梁武帝與寶志相會處。《寶華山志》云:“坐此俯瞰長江似帶,六合、儀征、丹陽諸邑煙樹縹緲,兩點青螺浮沉水面則為金焦,回顧棲霞、牛首、鐘阜佛頭抹眉,若隱若現于嵐光云翠間,誠東南一偉觀也。可見,華山之氣勢雄偉,景色之秀麗壯觀!九洞:山中有九洞,即潮音洞、烏龍洞、白虎洞、志公洞、黃花洞、品洞、東華洞、西華洞、古僧洞。其中烏龍洞深不可測。洞多為石灰巖溶洞。四池:即戒公池、蓮花池、龍池、龍王池。寺前的戒池,池中有縮而出沒。又說,池水終年不竭,雨年不溢,旱年不涸,傳為奇觀。釣魚磯:在山之西北,濱臨大江,相傳是王安石釣魚之處。將臺:在蟠龍山下,為當年韓蘄王(韓世忠)屯軍之處。行宮:寺內原有行宮一座,康熙、乾隆都住過此處,后毀于太平天國戰火之中。御碑亭:位于武圣庵前,康熙皇帝南巡至寶華山時;豁免了康熙42年以前句容縣的丁錢糧,當地人民遂建此亭。寶華山寺院還珍藏著一批文物,如皇帝用過的枕頭、拐杖,王羲之的“鵝字,唐伯虎的畫,岳飛親書的“滿江紅詞,還有可煮一千斤米飯的大鍋等等。寶華山不僅因寺出名,而且景色奇特秀麗,寺藏于山中,如花之含萼,蓮之有房,寺周蒼松翠柏,山中還有九洞四池,深邃神奇。古人稱之有林麓之美,峰巒之秀,洞壑之深,號稱四十奇秀。據史志記載:“其形安而逸,其勢榮而嚴,山勢崛起,群峰環繞,古樹蔽日參天,溪流縱橫,綠柳成蔭,常年云霧縹緲,盛夏季節,氣候涼爽,乃避暑勝境。寶華山歷史上曾是北亞熱帶生物資源豐富的地區之一,目前植被保存較好。據調查有植物五百多種,其中寶華玉蘭已是全國罕見的古老樹種,被稱為活化石。山中自然生長多種藥材和珍貴樹林。江蘇省政府已將寶華山辟為山林自然資源保護區。
關鍵字: 烏龍洞 國家森林公園 大雄寶殿 文物保護 森林公園 而得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