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晉祠的秀美壯觀
晉祠在太原西南面25公里處的懸甕山下,始建于北魏,是為紀念周武王次子姬虞而建的奉祀祠堂。因其位晉水源頭,所以稱晉祠,經過1500年的風風雨雨。
晉祠秀麗壯觀,古木參天,保留有歷代興建的各種殿、堂、樓、閣、亭、臺、橋、榭百余座。自從上學時讀過吳伯簫的《難老泉》后,它就一直是我神往的一個地方。
游晉祠從東向西共有四個主要的景點群。首先參觀的是勝瀛樓、水鏡臺,前者是喝茶的地方,后者是唱戲的舞臺。水鏡臺下埋有八個大缸,分布合理,在臺上唱戲的人無論在哪里都能有很好的擴音效果。
而聽眾當然也就可以享受到最佳音響效果,不得不為古人的智慧所折服。再往前走可以看到兩棵互參的周柏,相傳為西周時所植,已有3000多年的樹齡了。
樹身傾斜快彎到地面,但樹枝招展仍披于圣母殿頂上,整樹橫臥如龍,最為驚嘆的是此樹至今依然蒼勁挺拔、枝繁葉茂。北宋文學家歐陽修曾為她作詩:“地靈草木得余潤,郁郁古柏含蒼煙”。
周柏樹身下有一圓形凹處,人稱“龍眼”。據說摸一下它就會有好運,我也未能免俗,周柏的左手邊是獻殿和圣母殿。獻殿是供奉邑姜的享殿,陳列供品之所。
獻殿一左一右是一鐘樓、一鼓樓,晨鐘暮鼓響作之間,時間分明地流動。即便今天我們不再使用更、鼓來報時,時間卻還是在分針鈔針的嘀嗒聲中一秒一秒,一分一分,一日一日,一年十年百年千年地流逝。
圣母殿是晉祠的主殿,建于北宋天圣年間,殿高19米,殿周26根廊柱皆微微內傾,使四隅柱明顯增高,形成較大弧度前檐,從而增加了大殿的穩定性和曲線美。
圣母邑姜儀表非凡,神態安詳,優雅端莊坐鎮中堂。侍者有的捧飲食,有的侍起居,有的奏樂歌舞,有的捧文印翰墨等。或口有情或目有神或耳聳立或腳跟踮起,惟妙惟肖。
位于圣母像右手的第一位侍女是所有侍女中最具神韻的,正對著圣母的那半臉要強作歡顏。由于壓抑不住內心的幽怨,背對著圣母的那一半臉早已潸然淚下,人稱“雙面佳人”。
當年梅蘭芳為了能更好地模仿女優的動作神態,特地到這里,觀摩侍女的神態,雖不能完全得其精髓,但對其成為一代藝術大師還是助力不少,圣母殿正前方的魚沼飛梁的形狀據說是現代立交橋的雛形。
怪不得我看到它的第一眼就感覺很親切。“魚沼飛梁”是我國古代橋梁中的孤品,著名建筑學家梁思成曾評價:“此式石柱橋,在古畫中偶見,實物僅此一例,洵屬可貴。”
其結構雖不復雜,宋代重建的乳白色的漢白玉的橋上部分的底下是保持原貌的木質橋底。已逾千年,木質橋底依然堅固不朽。還能承載住上面數十噸的漢白玉與眾多游人的重量,不免讓人嘆其神奇。最近一段時間一直在自駕游。一個人開了5000多公里的路,這趟回京,徹底的懶得動彈了。
自駕游路線:北京-太原-西安-廣元-成都-重慶-貴陽-長沙-武漢-北京。距離上一次來太原已經3年了,對于山西,印象中一直是陌生的。曾經我試圖從腦海里拔出對山西的一些記憶,陳醋,喬家大院,平遙古城和煤礦。
山西似乎贏在了以煤為主的能源時代,也輸在在這個時代。去晉祠的路上,路過的各種化工工業區,滿眼望到的都是煙筒。這樣的生活,說不清是福是禍。
曾經錦繡太原城,輝煌的故事唐突的戛然而止,眼熟么?像不像孫悟空變得那個建筑?據說西游記曾經在這里取過景07年的匆匆一別,3年后再次踏上這里的土地,住在迎澤大街。
聽說了關于迎澤和柳巷的一些傳說,一場水患,才使得破舊市井小巷柳巷這邊慢慢成為了店鋪毗連的鬧市。現在的太原逐漸優化投資環境,宜居城市正在回歸。
下次來太原,期待能看到2500年的文化名城有更好的承載和延續。從北京出發,早晨起的蠻早,墨跡到11點吧。才從北京出發。走京昆高速。
從北京到太原大概500多公里,高速費北京到太原一共175元。(北京六里橋出京到北京南站15元,然后涿州北到井陘西是105元,舊關站到松莊站出口55元。)
路上有些路段有修路,整體路況還不錯。下午17:30終于到了太原。天已經黑了,趕緊找個地方歇腳吧。哈哈,由于我是個懶蟲,第二天睡到下午才起床。
匆忙的在樓下隨便吃了點就開車飛奔去晉祠。有攝影師給照相,美的不行。可惜,現在片子都不見了,臭美也白臭美了。在晉祠的時候,竟然遇到了孫紅雷和他助理,剛開始的時候我一直在拍牌匾什么的,沒太注意他們。
我又近視眼,只看見一團白和一團藍的顏色的兩個人。沒太細注意,直到后來出門,我們同時迷路了。我才發現了雷哥。后來就合影了。我現在只能感嘆,幸好當時把照片拿出一張發了微薄,否則珍貴的合影就沒了。
晉祠,包括幾十座古典園林式的建筑,環境幽雅舒適,風景優美秀麗,景觀布局可分為三個部分:中部,入晉祠大門。自水鏡臺起,過會仙橋、金人臺、對越坊、鐘鼓樓、獻殿、魚沼飛梁,至圣母殿。
這里是晉祠的主體;北部,從文昌宮起,經東岳祠、關帝廟、三清洞、唐叔虞詞、朝陽洞、待鳳軒、三臺閣、讀書臺,至呂祖閣,這組建筑群起伏有致,有很高的藝術價值。
南部,從瀛勝樓起,經白鶴亭、三圣祠、真趣亭、難老亭、水母樓,至公輸子祠。祠內還有難老泉、周柏、侍女像,號稱晉祠三絕,其中43尊侍女像服飾、形態各不相同,具有很高的藝術價值。
晉祠還是海內外“王氏”、“張氏”尋根祭祖圣地,晉祠最著名的建筑為圣母殿,創建于宋代天圣年間(公元1023—1032年)。圣母傳為姬虞之母邑姜。圣母殿原名“女郎祠”,殿堂寬大疏朗。
存有宋代精美彩塑侍女像43尊(含后補塑2尊),這些彩塑中,邑姜居中而座,神態莊嚴,雍容華貴,鳳冠霞帔,是一尊宮廷統治者形象。塑像形象逼真,造型生動,情態各異,是研究宋代雕塑藝術和服飾的珍貴資料。
姬虞之母,邑姜祠廟建筑是以精神為原動力而創造出來的。精神功能指人們的心理功能,它包括審美、認知、崇拜三個方面。祭祀是祠廟建筑最初的主要功能。一塊大石頭都落地了,我是徹底的餓了。
飛奔去口碑不錯的海外海酒店吃飯。山西特色美食,真的讓我欲罷不能。四道大菜:第一道是,三晉四小碗,主料是:灌腸,小米,莜面條,碗托。
第二道是山西四小鼎,主料是:燒肉,丸子,土豆,豆腐。第三道是山西過油肉,主料是:黑木耳,豬里脊肉,洋蔥,蒜臺。相傳,過油肉起源于明代。
原是官府中的一道名菜,后來傳到太原一帶民間,再逐漸傳播到山西其他地區。所以,我今天嘗嘗這味道,頗有老字號的范兒。第四道是土豆條莜面魚魚,主料是:土豆條 莜面。醬香型的,很美味。
自駕游小貼士:
第一,要規劃好你出行的路線。既然是自駕,隨性一點。中途可以根據喜好選擇停留的時間。
第二,自駕游的費用也要根據自身情況計劃好哦。帶夠錢。取一些現金在身上,不要太多。住宿吃飯能刷卡就刷卡。
第三,出行之前,檢測一下車輛情況。常規檢查:機油,冷卻液,助力油,玻璃水,重點看看輪胎磨損情況,備胎的胎壓這些,自駕游靠的就是它了。必須保證一路的安全嘛。以及車上必備的工兵鏟,千斤頂,扳手,警示牌什么的。
第四,帶好證件,身份證,駕駛證,行駛證。以前聽說外地警察查車比較細,如有可能購置稅發票也帶著。以防萬一。但是我一路上沒遇到有警察查過。
第五,隨身的衣物,相機,充電器,還有洗護用品等等,女孩子們肯定是繁瑣些啦。洗發水和護發素,出門也不忘。畢竟酒店的洗發液很差。
第六,帶一些用得到的藥,胃藥,感冒藥,腹瀉的藥,創可貼什么的,以防水土不服。
第七,自駕多個城市,當然需要個gps,如果車里有當然方便些,沒有的話就去買一個吧。
第八,自駕游最要注意的就是安全,行車安全,高速上,注意剎車和保持車距。開長途,千萬不要疲勞駕駛,畢竟疲勞駕駛是馬路第一殺手嘛,很危險的。覺得犯困就找個休息區休息一會。還有切莫行車打電話。出行是為了快樂自駕,不要和生命開玩笑。
第九,出行前,提前存好一些必要的電話,保險公司,救援電話什么的,以備不時之需。
關鍵字: 太原 姬虞 懸甕山 晉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