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兒——朱史的故事
辦證,縣委縣政府的大門柱旁也不能放過。
辦證,在人大政協的樓邊。
證 兒
書接上回。
大早晨的,一夜的寧靜在代縣街面等待著繁華的喧囂,而這殘存的寧靜倒是給阿咚瞎想的機會。
一、癬癥
辦證的廣告我在北京也見過,但從來沒見過這么兇猛、這么夸張、這么不管不顧的。從人大政協辦公樓到政府的各個衙門口,從銀行到保險公司,從路牌到汽車站牌,從賣書的到賣淫的,哪個門口都有“辦證”的廣告。
地方官都是很注意形象、很注意臉面的,那么這么多惡心的辦證(辦假證)的廣告為什么沒人管理呢?說明:
(1)縣委書記和縣長們很難像阿咚這樣在自己為官的代縣的街上走一走,看一看。
(2)上面來人多半也是直接就進了賓館招待所了,該吃吃,該喝喝。
(3)大家都是官員,以前是坐轎子,簾子一擋看不見個球,現如今都是轎車,唰——唰——。白駒過隙誰能看得見那些廣告。
哪位博友認識代縣的現任縣委書記,就和他說一聲,管一管,這事兒對他來說不難,也屬于和諧科學發展的范疇。他叫郝鈞藩。
二、市場需求
這樣的辦證方式肯定不是什么正道。這么賣力地推廣,是因為市場有需求。
什么樣的證需求大呢?我邊拍照,邊科學著:
準生證 用處不大,超生的辦不來,有錢的你愛準不準,照生不誤。
出生證 呱呱墜地,醫院就得給,那是必然的手續。
獨生子女證 有點小用,但也不用去偷偷摸摸地辦。
學生證 也用處不大,使用者還得長個學生臉。但有可能——北京街頭就見過這樣的貧窮學生 一個學生證,一篇血淚書,在街頭行乞。據說學生證就是假的,那算勞動工具,屬生產資料。
畢業證 學位證 這兩項是大項,肯定市場上需求量大,找工作、晉升都可能用得到。最早我聽說的就是錢鐘書筆下的方鴻漸玩過,不過人家一整直接就搞個洋博士,不過方博士當時更多的是為了家里人和前老丈人家的臉面才花錢辦的。
房產證 估計也有市場。這個問題比較嚴重,要搞假的房產證,再到銀行一抵押貸款。
結婚證 不知道。應該沒市場。
離婚證 不知道。
工作證 沒用。有騙子用,一整就是國家什么大單位的,比如什么國務院,什么國家科工委,騙大錢的時候用。
失業證 沒用。
退休證 沒用。現在在北京有個老年證,65歲以上可以辦,管用,坐公共汽車不花錢,不過沒人讓座。進公園不花錢。我應該想辦法“辦”一個,每次去公園前再化化妝,顫顫巍巍駝著背進去。
醫療證 應該沒大用。
停車證 在北京我見過一個哥們做,但不是找做假證的,就到文印社就給辦了,一年省個2000元左右。
導游證 如果你去旅游點、景區,你有個導游證,你自己可以免費,你還可以為你帶去的團隊商量一個不錯的折扣價格。這個證不錯!但以玩的目的為主恐怕沒有“辦證”的市場。倒是作為各地導游的資質證明,我相信不少導游的導游證來自于市場。得罪。
記者證 我感覺這個東東好。前一段有個山西的煤礦出事了給封口費,全是給“記者”。后來跑風了,一查,我操一大堆假記者。前一段一個做媒體的哥們和我說,我們做記者的和做妓女的差不多,就兩種可能性:一個是誰給錢愛怎么整就怎么整,一個是老鴇說要怎么整就怎么整。
還有啊,記者到各個景區不要錢!有記者證,就說明你是記者。我們一行沒有記者證,倒是暖暖在一個網站花了小銀兩辦了個真的“采訪證”,冒充記者證,還算管用,在某些小地方還真能免些費用。
哪位博友有路子,幫阿咚辦個記者證,小報不怕,是記者就行。
行駛本 肯定有人做。只要偷汽車的存在,就有行駛本的需求存在。
駕駛本 有市場。不過我知道的一些人雖然都是沒學車就買了個本,那些本不是“辦證”的給辦的假證,而是從交警那里搞出來的“真正”的證。
想到這里,阿咚倒是認為假的并不可怕,可怕的是那些“真正”的證把“假”變為“真”。借用傻貝兒最近博文的主人公,我也編個故事:證兒——朱史的故事。
三、證兒——朱史的故事
這個朱史不是傻貝兒老家的那個朱使,此豬屎非彼豬屎。
朱史雖然書沒讀多少,高中讀了大半年就不念了,可他命好,一個什么舅舅在市里是個干部,雖然官不大,可實權在握。三折騰兩弄的,就把朱史拉進了縣政府。
朱史不讀書,不是傻,是因為丫太聰明了。三天打魚兩天曬網,今個泡個妞,明個偷只雞的。班主任老師姓孟,孟子的孟,孟老師常常訓斥朱史:你不好好學習,沒有知識將來你能干什么?沒有文憑哪都不要你。
朱史嗤之以鼻,文憑頂個蛋用,我舅舅學歷不高,照樣在市里當干部。“二鑿子”沒讀什么書,當了包工頭,錢也是上百萬的掙。你孟老師師范大學畢業怎么地了,還不是個窮酸的教書匠。
朱史聰明,在機關里什么碎活都大包大攬。他能說會道,左右逢源,幾年下來就混到了副局長,在縣里是最年輕的科級干部,而且和他舅舅一個球樣,也是實權在握。一年同學聚會,他又大包大攬地把酒席宴帳給結了。孟老師看了眼暈,還不服氣:朱史呀,現在干部都要年輕化、知識化;年輕你是夠了,可你這高中都沒讀完,你這官就當到頭了。朱史沒說話,笑了笑。
果真沒多久,縣里干部大調整,學歷成了第一門檻,那些沒有文憑的官兒下來不少。孟老師自己叨叨著,這回朱史該拉稀屎了。可有個學生捎來話讓孟老師大跌眼鏡——朱史當了副縣長了,說朱史是大學本科畢業,還和孟老師是一個學校的,孟老師成了他的師兄。
過了一段朱史出事了,停職了。坊間傳聞說朱史和外來的客商勾結,在本地建了一個公司,圈了幾十畝地,從土地管理局了愣辦出了個號稱三百畝的“真”土地證,由那客商在外省的母公司以此土地作為抵押從銀行圈得了上千萬的貸款……。那客商出事了,拔出蘿卜帶出泥,朱史受到了牽連。
可一年都沒過去,又有消息傳來,朱史東山再起,他到臨近的縣當了縣長兼縣委副書記。二鑿子也投奔過去,不再當包工頭,改做房地產開發商了。
朱縣長回來和同學聚會的時候遞的名片上還多了個學位的稱號——emba。同學捏著片子說你不是按電線桿上小廣告花錢做的假證吧。朱縣長很認真很堅決很果斷地說不是,咱不能干那事兒,學校絕對是真的,這文憑也絕對是真的。同學說你真去學了?朱縣長咂吧嘴表示不屑,說那哪能呀,工作那么忙,誰有時間學他媽那玩意兒。也就是黨校培訓,沒辦法才老老實實地在教室里坐會兒。都是二鑿子給辦的,他現在也是mba了。
關鍵字: 二鑿子 辦證 朱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