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遙游記
平遙游記
威爾默勛爵
其實去平遙不是早就預謀好的,在四月份的時候,課間和大俠她們幾個人聊天,說到出去玩,突然想到了平遙城,正好那時候狀態也不好,加上腦子里一直有想出去的想法,所以才下決定去平遙放松一下。
四月整個一個月都在忙著出設計,所以一直就沒去,在四月底的時候,講中國建筑史的老師布置了一個出去考察的任務,想了想就把平遙報上去了,所以去平遙又加上了一個學術上的任務。同時做出了,五月的第二個周末去平遙的決定,這樣就能錯開五一黃金周(五一出去不是去看風景,而是去看人腦袋)。
五一回來后就開始準備,查了查車次只有北京到運城(k603)的那趟還好點,夕發朝至,早上正好能接著參觀,就讓我在北京的同學買了臥鋪票,要是硬座的話,顛簸一晚上,到那邊絕對沒力氣再玩了。收拾好出行的必需品,如幾件換洗的衣服、洗漱用品、手電、雨具、刀子等等,再帶上考察的必需品,如相機、指南針、皮尺、卷尺、記錄本。
一切收拾停當以后,周五早上就出發了,先從天津坐火車到北京,在同學處拿了票,就去了北京西站,進站上車。那趟車的感覺還行,比較舒適,收拾停當后,便睡下了,養精蓄銳嗎。一夜無話。
車凌晨四點半到平遙,但我往前又做了一站,在介休下的,這樣可以直接去王家大院,比從平遙過去要快一個小時。到介休是早上五點,那時天還沒亮,只好買了點早點,在候車室休息。那早點車上的燒餅不錯,脆,而且味道不錯。
從介休到王家大院坐11路,11路最早起點才有車,最后上了輛面包,也是四塊。山西的綠化不好,山基本是禿的,樹不多,一路上見得最多的工業,就是煤炭工業。我去的那天運氣不錯,天是藍的,我當時還沒感覺到,回來后大俠看我照片,感嘆道:“你那天去居然是藍的”,又查了查,才知道那碰上個藍天不容易。
到王家大院是七點半多,那時人還不多,正是游覽的好時候。學生票是35,還可以接受。王家大院其實就是一大堆四合院的結合體,各院的規制基本相似,所以許多驢友覺得景點太相似,沒什么意思,其實不然,王家大院不是以院落變化見長,而是以磚雕、木雕、石雕見長。各院樓基本都是兩進或三進得院落,前邊住丫鬟、用人,后邊是主人的住所,最后一進院落的建筑都是重樓(二層),正房下為窯洞式,上邊才是傳統的木構建筑,這可能和山陜一帶人長期住窯洞的有關。在王家大院游覽,不要只是抬頭看,多往下看看,你經常能發現有意思的東西,比如門兩邊,臺階的兩邊,都有很漂亮的石雕,如果不注意你和可能就漏掉了。如果你留意的話就能發現,王家大院的樓梯扶手千奇百怪,各式各樣,樣式之豐富超出你的想象,在一處景點,柱頭上雕的是十二生肖,栩栩如生。我最佩服的是王家大院的煙筒,我們大家都覺得煙筒就是個圓筒,但在煙筒雕成了獅子和建筑的形式,我把那個獅子煙筒的照片發到博客上了,如果不明說基本沒人能想到那是個煙筒。那的木雕做得也相當精致,大基本都沒有顏色,有顏色的地方很少。還讓我感嘆的是王家大院每家的土地廟,按兩重頂,三開間的建筑形制雕刻,雕刻的于真實建筑五二。
王家大院之所以磚雕、木雕、石雕相當的豐富,是因為當時朝廷規定,沒有功名的人家,不得使用斗拱、彩繪,同時在建筑形式上也有嚴格的規定,如不得使用廡殿頂和懸山頂,不得使用琉璃瓦。巨商們為了和普通百姓有區別,又不觸犯多加的法律,只能在細節上做文章,如柱頭、浮雕等地方下文章。
中午十一二點多就出來了,在停車場坐上11路車,回介休,再到火車站坐去平遙的中巴。我去的時候車基本坐滿了,所以沒等太長時間。在平遙火車站下的車,在大遇到一個特好心的車夫,一塊錢就拉我到古城里頭,覺得還行就坐上了。走上車之后車夫問我,定旅館了么?我說還沒有,他便拉我到了古城北邊,在一家旅館前停了車,讓我進去看看,那旅館環境還行,價格也不錯(一個晚上六十),只是我嫌地方太偏,離中心區太遠,沒答應。它有相當熱情的帶我去了另一家,還是在太偏,我就自己走了,他也再也沒跟過來。細想想那人是為那些偏遠旅館拉人的,住上了拿回扣。在明清街上一路找旅店,最后在“衙門官舍”住下的,那是個青年旅店,住一晚上要一百四,住宿條件是最好的。
安頓下來之后沒有馬上去看景點,現在古城里轉了轉,古城整體保護的不錯,基本都保留下來了,只是偶爾有一些解放后的建筑和工廠,但那些建筑在整體上與古城的韻味基本一致,所以沒有破壞古城的整體風貌。
平遙的市樓,位于明清街上,為兩層建筑,上部為重檐歇山頂,屋頂上用黃琉璃瓦和綠琉璃瓦各拼出一個壽字和喜字,樣式沒有突破,但在細部裝飾上相當下工,形態各異,栩栩如生,上上顏色后更是惟妙惟肖。所有的椽頭都繪上了不同時期的錢幣的圖案,章顯了平遙城濃郁的商業氣息。
平遙除了牛肉還有一些其它的小吃,如碗凸子、烤姥姥,街邊有一種自制的小月餅,味道挺不錯的,還有平遙的長山藥挺好吃的,建議去的驢友們別光看建筑,各種小吃都嘗一嘗。晚上在“云錦成”吃的,那是平遙最好的飯店,飯菜燒得相當有水準,蒲棒長山藥和飄香脆鳳凰做挺不錯的,建議去嘗嘗。
第一天晚上買的通票,如果想多轉幾天的,就第二天早上再買,票只有兩天的有效期,我是第二天就走,早上不想再出去了,所以晚上逛街的時候買的。
第二天起的很早,在街上買了點早點,就直奔“日升昌”去了,趕在人多的時候把景點看完。日升昌形式挺簡單,基本是北方四合院的形式,由幾進院落組成。第一進院落裝飾的想當好,各處的雕刻做得精美、細致,章顯了票號的雄厚財力。后幾進院落就相當樸素了,沒作什么裝飾。總體上沒有王家的院的那種興奮感,覺得很平常。其它的商號形式也基本類似,沒有什么意思了。建議再去看看“協同慶”,其他的可轉可不轉了。
縣衙保存得挺完好,能反映出當時縣級行政部門的規制,是了解當時縣衙的各種情況的好地方。
城隍廟建議去看一看。城隍廟位于整個建筑群中軸線,座北朝南,前后四進院落,中國道教廟宇殿堂的典型建筑形式,建筑形式上比較有特色,門外的牌坊、戲樓、獻殿、正殿、寢宮,以及兩邊的灶君廟、財神廟層層疊進,又各不相同。城隍與灶君、財神爺同祭實在城隍廟中不多見的。城隍廟是目前國內為數不多的保存完整的城隍廟之一,是研究建筑結構,局部的藝術處理的好去處。
我時間太緊,所以城外的雙林、鎮國二寺沒有去,有時間的話建議去一趟,尤其是雙林寺,那的彩繪被專家譽為“東方彩塑藝術寶庫”。
總體來說平遙城是個了解古代建筑的好去處,從元代開始到明清都有,對了解建筑形式的演變有很大幫助。但城內綠化不好,主干道上基本沒有樹木,而且山西缺水,總體上來說比較適于短期游玩,不適于長期的居住。
關鍵字: 城隍廟 平遙城 明清街 王家大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