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物崇拜
自然崇拜的各種形式做為一種民俗,隨著歷史的發展,有的消失了,有的發生了變化,有的被保存了下來。
山西各地農村至今還廣泛地存在著各種自然崇拜的陰影。農民們信仰與崇拜的對象可以說是漫無邊際,應有盡有,涉及到萬事萬物。不僅自然力和自然物如天、土、日、月、星辰、風雨、雷電、虹經常被作為崇拜的對象 ,而且 ,山川、河流、火、石頭、各種動物、植物甚至死人的“靈骨”,遺物也都受到崇拜。
在山西農村,人們在眾多的動物崇拜之中,對于狐貍和蛇具有特殊的興趣。
在我們所見過的動物當中,沒有什么動物比起狐貍與蛇更有神秘色彩了。狐貍與蛇的形體,活動特點及與人的關系,使人們對于它們總是充滿著恐懼,莫測和神秘的感覺。
過去,狐貍在農村的山區大多住在枯藤老樹昏鴉的墓坑當中,往往在夜色的掩蓋下和鬼火的閃爍中,神出鬼沒,來去無蹤,它在奔跑和活動時幾乎不發出任何聲音,也不傷人。因而人們就把它與無形無聲的魂、精靈等連在一起,對狐貍多有傳說。
在民間俗傳中 ,特別是認為千年得道的老狐貍能賦予人的福禍 。所以,人們常把狐貍稱作狐仙,胡仙,胡大仙,一般不直呼其名,也從不傷害它,見到狐貍認為是某種征兆,或喜或災。如果狐貍跑到家中,全家人奉若神明,讓其自由活動,有些人還立即雙手合十做敬奉狀。
人們認為,得道狐仙通靈知世,能為人消災治病,信奉者極多,過去在很多村莊中都有專為狐貍所立的廟。一般稱作狐仙廟 、大仙堂 ,與山神、土地神同時祭把,也有把狐仙神位附在各大廟之神,一般不塑其像,立一木制牌位,上書胡仙,胡大爺之類。
在清代,縣衙門內的金庫,糧倉等地一般都供奉胡仙,以為守衛神,可以驅鬼防盜。民間的巫婆神漢大多把狐貍奉之為神,為人治病,有賴于神仙。信者都說,狐仙常常扮成老翁,老太太,或者美女及美少年,游戲人間,凡遣犯者必遭報應。所以民間廟中如塑狐仙之人形時,都著清代服飾。這種習俗一直流傳至今。
有的村莊各家戶都信奉狐仙,以求保佑,特別是家中有人患精神疾病或心理疾病者,哭笑無常,是所謂邪病者,更需供奉狐仙以求保佑。
據說狐仙生命力極強,所以有許多家庭為子女一人供奉一個狐仙,俗稱之為本命狐仙 ,在小孩初生時就供上 ,生男則供女孤仙,生女供男狐仙,男女婚嫁之后,把所供狐仙改為男女雙座,人死后,一般把狐仙神位焚燒掉或裝在棺材內一起下葬。
狐仙主命,主消災治病,如有人求之而靈驗,則一定要到廟中掛紅懸額,還愿于狐仙。也有些地方供奉黃鼠狼,恭稱之為黃仙,黃大仙。
當然,由于受《 聊齋志異 》的影響,也由于狐貍的伶俐聰明,通人性,民間也常使它人格化。一些年輕貌美、伶俐富有誘惑力的女子也常被人稱為“狐貍精”。而其中的褒貶也就因人而異了。
與狐貍一樣,蛇也是頗具神秘意義的。
蛇,來去無蹤,水陸兩棲,具有很大的毒性。它這些特征不能不使人感到它是具有某種神秘力量的。
而且,蛇不僅是十二屬柏之一,從形體上看,蛇與龍極為相似。這種相通性使它更具威力。因此,人們都認為蛇具有靈性,是某種精靈。它的意志就是仙家、神鬼的意志,山西民間尊之為“ 山神”,或稱神蛇 、小龍、神蟲,而不得直呼其名。假如冒犯了它們,會影響家庭的興衰吉兇。
晉南一帶認為蛇是仙,相信他會福佑人間的,見了它,大吉大利,至福至利,見了它一般要恭敬相送,或用泥土蓋住,或放到廟堂之中。在清明和春節蒸的供獻上都盤有蛇像,口中含有紅棗,供在祖墳或財禪、灶王爺之上,祈禱多福、多壽,多子。黃色的蛇被認為是最吉利的,身上有紅點的蛇則為兇神蛇。但不管什么樣的蛇都禁忌打殺。
呂梁一帶,蛇一直被認為是財神,碰到蛇就意味著要發財。而很多地方還認為蛇就是太歲,如果蓋房子挖土挖出了蛇,要把它趕緊放進酒中,目的是要讓太歲醉了,不至于動怒耍威風。因此,蛇和狐貍在人們心目中就成了保護神。
關鍵字: 農村 動物 歷史 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