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臺山
五臺風巍山如臺
東臺
五臺山屬太行山脈,面積2800多平方千米,山南山北各有溪流分別注入清水河和滹沱河。由于五座臺頂所處方位不同,分別稱為東臺、西臺、北臺、中臺、南臺。其中東西北中四臺,位于同一道山脈,新月狀排列。只有南臺獨居一方,與四臺遙遙相望。五峰以內稱臺懷,為五臺中心區,五峰以外稱臺外。
東臺又稱望海峰,臺頂如鰲魚脊,聳立于臺懷鎮東北10千米處,海拔2795米。臺頂面積最小,僅7萬平方米。臺上曾建有望海樓,據傳登樓能遠眺東海日出,故名。今樓已毀,但登此臺晨觀日出,眺望群山秀色,欣賞云海變幻,依然壯麗非凡。幸運時,還可看到難得一見的佛光。據史載,隋文帝曾下詔在五臺各建一座寺廟,供奉名目不同的文殊菩薩。東臺頂原建有一座望海寺,內供文殊像。現僅存北宋宣和年間(公元1119~1125年)建的笠子塔。
西臺
距臺懷鎮23千米,海拔2773米,面積約28萬平方米。臺地的周圍群山拱圍,巖石幽深,峰頂舊建法雷寺,供奉獅子文殊像。每逢皓月當空,只見銀光瀉地,層峰朦朧,萬籟俱寂,儼若懸鏡,故取名為掛月峰。
南臺
關鍵字: 五臺山 臺懷鎮 塔院寺 顯通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