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官王府-上莊村
距陽城縣潤城鎮東北四公里處的可樂山腳下,有一個群山環繞,清溪穿流,林木茂盛,古建云集,風景優美的小山莊,這里就是明代著名的政治家、財政家和文學家王國光的故里,人稱“天官王府的上莊村。
上莊雖處群山僻壤,但卻堪稱“文化之鄉。從明中葉至清初的百余年時間里,這里曾出過五位進士,六位舉人,秀才、貢士有百人之多。歷史上令陽城人民引以為榮的“九鳳朝陽和“十鳳齊鳴中均有上莊人。特別是清順治三年(公元1647年),上莊這個當時只有幾百口人的小山村,竟一榜出了王蘭彰和王潤身兩名進士,為此轟動了朝野。沁河流域所傳的民謠:“郭峪三莊上下伏,舉人秀才兩千五,其中“三莊指的就是這個充滿文韻的小山莊。而明清以來,上莊最為鼎盛,在中華民族歷史上最有影響的名人,是號稱“天官的明代重臣王國光。
王國光(公元15121594年),字汝觀,號疏庵,明嘉靖甲辰(公元1544年)進士。先任江蘇吳江知縣,后調任儀封(今河南蘭考)知縣。歷任兵、戶二部主事、吏部員外郎、文選郎中、右通政、順天府尹、戶部右侍郎總督倉場;于隆慶五年(公元1571年)任戶部尚書,萬歷五年(公元1577年)任吏部尚書,以考績加太子太保,升光祿大夫。他一生居官清廉,敢于碰硬,為民作主,被百姓稱為“青天。特別是王國光在任戶、吏兩部尚書時,正是首輔內閣大學士張居正主持朝政的萬歷頭十年期間,他是張居正實行有效改革,扭轉明朝危機的重要和得力助手。其撰寫的《萬歷會計錄》以貨幣代替實物,進行稅賦改革,是推行“一條鞭法的重要依據,后成為明清兩代田賦稅收制度的準則。
關鍵字: 上莊村 可樂山 天官王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