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化古城
寧武寧化古城全國最小的宋城 古寧化城,在寧武縣城西南50公里處的汾河之濱。城順山勢走向而建,居河畔一臺地緩坡之上,周長約2.5公里,依山傍水,風景獨秀。 據史料記載,寧化的建城史可追溯到隋開皇年間。初建時叫“隋陽宮,也稱“汾陽宮,是隋煬帝為巡獵避暑之便而設立的行宮,而后在此基礎上建宮城,稱汾陽宮。具體位置在今寧武縣寧化鄉寧化村南。清代《寧武府志》記載:“隋汾陽宮,在縣西南六十里,世傳隋煬帝避暑處。《山西通志》稱隋汾陽宮城六里四十一步。《寧化志》稱舊城六里二百九十七步。煬帝奢靡無度好大喜功,因起官而設郡。其與大業四年(608)隋煬帝在寧武“天池所建的“汾陽宮(俗稱“天池汾陽宮)并稱“上下行宮。從唐代以后,因寧化特殊的地理位置,開始由宮城向軍事防御性城堡發展,朝廷不時駐重兵于此。清《寧武府志》記載,“寧化城,因隋汾陽宮城之舊城廓而筑之。曾稱“牛角城,為“臥牛城(今山西忻州)的犄角之一。宋太平興國四年(979),設立“寧化軍口并置寧化縣。明代又在宋城的基礎上加筑城墻,周方二里余,城墻高三丈一尺,東南北設壕,西南北置門,共建城樓9座,更鋪13座,以及甕城建筑等。 寧化古城歷史悠久,文物古跡眾多。除隋“汾陽宮城遺址外,還有宋城舊址、明清磚砌城墻、關帝廟、萬佛洞等,保存均比較完整,為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寧化城最早創建據傳是在秦漢年間。隋代將城拓展到六里四十一步。宋嘉佑6年,因西夏人侵擾隘口,設立寧化軍,寧化宋城的稱謂即源于此。金大宗22年設寧化州,又升為刺史州,之后城池又改建、重建,在清代曾駐旗軍3000多名。 過吊橋,到汾河對岸,來到宋城,能見到殘破的城門、甕城、城墻、衙門、官道、關帝廟、教場、汾陽宮遺址和明代磚窯等古跡。
關鍵字: 關帝廟 寧化縣 寧化古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