汾河公園
太原汾河景區,即汾河太原城區段治理美化工程,建于1998年10月,2000年9月首期工程完工并對外開放,總投資5.6億元。景區北起勝利橋上游155米,南至南內環橋下游125米,全長6公里,寬500米,占地300公頃。設計為人工復式河槽,由中隔墻分成東西兩渠,東側為清水渠,寬220米,由四道橡膠壩分為三級蓄水湖面;西側渾水渠,寬80米,排泄上游洪水和水庫灌溉輸水。東西兩岸各布置一條箱形排污暗涵,接納沿線城市排污管道和邊山支溝來水,送至下游污水處理廠進行凈化處理。
汾河景區從規劃設計到施工建設積極貫徹了“以人為本的理念,始終圍繞“人.城市.生態.文化的主題,把河道治理、環境保護、城市綠化有機結合起來,進行環境綜合整治,保持了城市濱河區良好的自然生態,實現了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城市發展與環境建設的協調發展。
景區共種植喬木15286株,灌木8301株,色塊4萬平方米,草坪82萬平方米,形成130萬平方米的綠地和178萬平方米的水面,使市區人均增加公共綠地1.5平方米。在人口密集的市區中心,形成如此規模的綠色走廊,對凈化空氣、消除水體污染、調節氣溫、增加空氣濕度產生了重要作用。據觀測,該區域夏季最高氣溫比其它區域降低4℃左右,相對濕度提高10-20%,每日可生產新鮮氧氣1678.5噸,吸收降解廢氣3480余噸。
景區兩岸帶狀綠化平臺上分布著六個分景區、四個廣場、十個園子,建設了十四個各具特點的景觀景點。沿汾河西岸,“晉汾古韻、“梨園余音、“五環生輝廣場,分別反映了悠久的三晉歷史文脈、博大精深的戲曲文化和活力四溢的體育健身場景。沿汾河東岸,“汾河晚渡、“雁丘、“沙灘碧水、“超越時空、“生命之源、“日臺、“七亭、“渡口、“畫舫、“樂壇等景點,依水造景、依綠設景,暢游其間,您可領略到現代文明與大自然的完美結合。景區湖面上點綴有彩色橡膠壩、大型音樂噴泉、鳥島、綠洲等,展現出一幅波光瀲滟、水天一色的畫面。夜幕降臨,遍布各分景區的80多種風格各異的7000余盞燈飾與濱河東西路四條光帶交相輝映,展現出一幅彩斑斕的立體美景。
關鍵字: 太原 汾河公園 美化工程 勝利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