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虛閣
位于榆次市城內南關,榆次市人俗稱之為南閣,也名玉皇閣,觀音閣,是榆次市境內僅見的,也是晉中地區稀有的古代閣樓式建筑杰作。這是古代勞動人民在建筑藝術上的創造。
清虛閣,是明代成化元年(公元1465年)僧人募緣建筑的。這處建筑,外觀宏偉,結構精巧,式樣獨特,顯示出既巍偉壯觀,又玲瓏別致的韻味。
清虛閣三檐兩層,坐南朝北,四周無圍墻環抱 ,獨立街心中央 。整個樓體,全靠底部36根粗壯的木柱支撐。全部樓體用木結構互相拉結。底層,是拱斗八卦頂,中間 4根直徑為0.61門米的通天大柱直通閣頂,連接整個梁架。其余,還有32根直徑為 0.35米的木柱支撐著閣樓全部重量。在頂端的一塊圓木板上,雕有兩條神氣活現的金龍。兩龍間,系著一顆鮮紅的寶珠。殿頂,用黃綠色琉璃瓦覆蓋,兩條琉璃盤龍立于樓脊頂端,十分神氣。屋頂中央,還立有吉星。在樓閣的12個挑角上,掛有12個風鈴,清脆悅耳,聲逸數里。
關鍵字: 南閣 榆次市 清虛閣 玉皇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