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和要墓志銘
全名為屯騎校尉建威將軍洛州刺史昌國子封史君墓志銘。1980年出土于大同市西8公里的小站村附近。墓碑高0.42米,寬0.32米。楷書十二行,每行十二字,共141宇。石上刻以淺(上其下石)子格,格長寬為2.7厘米至2.9厘米。刻于北魏宣武帝正始元年(公元504年),石質極好,書刻俱精,銘文完好如初。無書刻人姓名。 墓主人封和 ,是北魏代郡平城(今大同市)人,生于太武帝拓跋燾太平真君三年(公元438年),主要活動于文成、獻文、孝文、宣武帝時。 封和 墓志銘的出土,為研究北魏歷史提供了一些新的史料,并訂正了許多史書上把武周山寫作武州山的誤訛。 封和墓志銘的書法,屬于魏碑中方重端莊、意態奇逸的一類。與同時期洛陽龍門石窟始平公造像記等風格相近,但卻不似該記那樣重滿呆滯;與洛陽北邙新出土的《任城王妃李氏墓志》更接近,但比李氏墓志略顯雄勁。 此石書法以方筆為主,特別是橫畫和撇筆始終結實飽滿,筆筆雄強如鐵,形成了氣勢雄渾、骨力強健的面貌。在結字上具計魏碑中謹嚴一派書風所具有的結構緊密、中宮收縮、右高左低、撇捺開張等共同特點。同時也有十分鮮明的個性。最主要的是在結字上善變化,不刻板。
關鍵字: 墓志銘 大同市 武周山 洛陽龍門石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