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育王塔
座落在代縣城內。與邊靖樓遙相對峙,競相爭高。 阿育王塔,始建于隋仁壽元年(公元601年),原為木結構,稱“龍興,唐宋幾經廢興。元至元十二年(公元1275年)改建為磚塔。
塔為圓錐體、佛教藏式造型。塔基平面為長方形,南北長50米,東西30米,高1.5米,塔建于塔基正中央。塔平面為圓形,磚砌,周長60米,高40米。作覆仰蓮瓣及重澀混肚與方澀的須彌座式,雕刻著各種花飾、荷瓣和印度的“陀羅尼經。塔身上施曲尺形彌座,座上承剎桿。原有磚作相輪十三層,兩層已毀,上覆蓋盤,中裝金頂寶珠。造型秀美,雄健挺拔,雕藝高超,為我國藏式塔中之佳作。
代縣文廟:文廟,位于代縣城內,創建于唐代,元至正二十七年(公元1367年)重修。1983年至1986國家又撥款進行維修。
廟南向,分前、中、后三院。后院為崇圣祠。中院正北為大成殿,前有露臺、雕欄為護,東西配殿各十一間。前院正北為戟門,戟門兩側有東西二便門以通中院。泮池位于戟門前,池前有唐槐兩株。唐槐前是六柱五樓欞星門。門前有“萬仞坊,兩側有“仰圣、“育賢二坊,東西對峙,中鑿“星聚池,廣約數畝。
文廟內東有忠義祠、文昌閣;西有明倫堂、節孝祠。忠義祠左右,清代沒有學正、訓導二署,形成一組龐大的儒學建筑群,宏敞偉峻。主要建筑為大成殿,單檐歇山頂,面寬七間,進深五間,殿及各坊以綠色琉璃瓦覆頂。是一座金碧輝煌、宏麗巍峨的古典建筑。
關鍵字: 代縣 文昌閣 明倫堂 阿育王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