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故宮
故宮位于北京市中心,也稱“紫禁城”。這里曾居住過24個皇帝,是明清兩代(公元1368~1911年)的皇宮,現辟為“故宮博物院”。故宮的整個建筑金碧輝煌,莊嚴絢麗,被譽為世界五大宮之一(北京故宮、法國凡爾賽宮、英國白金漢宮、美國白宮、俄羅斯克里姆林宮),并被聯合國科教文組織列為“世界文化遺產”。
故宮的宮殿建筑是中國現存最大、最完整的古建筑群,總面積達72萬多平方米,有殿宇宮室9999間半,被稱為“殿宇之海”,氣魄宏偉,極為壯觀。無論是平面布局,立體效果,還是形式上的雄偉堂皇,都堪稱無與倫比的杰作。
一條中軸貫通著整個故宮,這條中軸又在北京城的中軸線上。三大殿、后三宮、御花園都位于這條中軸線上。在中軸宮殿兩旁,還對稱分布著許多殿宇,也都宏偉華麗。這些宮殿可分為外朝和內廷兩大部分。外朝以太和、中和、保和三大殿為中心,文華、武英殿為兩翼。內廷以乾清宮、交泰殿、坤寧宮為中心,東西六宮為兩翼,布局嚴謹有序。故宮的四個城角都有精巧玲瓏的角樓,建造精巧美觀。宮城周圍環繞著高10米,長3400米的宮墻,墻外有52米寬的護城河。
現在,故宮的一些宮殿中設立了綜合性的歷史藝術館、繪畫館、分類的陶瓷館、青銅器館、明清工藝美術館、銘刻館、玩具館、文房四寶館、玩物館、珍寶館、鐘表館和清代宮廷典章文物展覽等,收藏有大量古代藝術珍品,據統計共達1052653件,占中國文物總數的六分之一,是中國收藏文物最豐富的博物館,也是世界著名的古代文化藝術博物館,其中很多文物是絕無僅有的無價國寶。
【出游摘要】:
算上這次,應該是第四次穿越那拱形的門洞了。這次算是陪玩吧,章魚及其幾個同事來北京出差,于是約了周末陪同游玩。因為時間原因,將原定的出游八達嶺長城改為故宮游。似乎每次到故宮都有建筑物在施工,只是這次更加的掃興,位于中軸線位置的太和殿居然也在裝修之列。
早早的聽人家說過,游故宮不宜午門進又午門出,最適合的進出方式應該是午門進而神武門出。自己從來就不曾在意這些,每次都固執的由西至東的在故宮內繞上一圈,然后午門進而午門出。而每次進出故宮,所捕捉的鏡頭和視角總是差不了多少。于是這次,將鏡頭太高拉遠,從高遠處看故宮。
站在天安門城樓前給人民大會堂一個遠景。長安街上的車子川流不息,城樓前和天安門廣場依然是熙熙攘攘的人群。和章魚及其同事艱難的穿梭在人海里,中間偶爾停下給章魚和他的同事來個到此一游的紀念。
趁著章魚去買票的間隙,在午門前隨意的捕捉藍天白云下的午門。可就是這樣隨意的捕捉,偏偏沒有給午門留個正面。照片導入電腦之后,總覺得這樣的角度遠比端端正正的全景來得有感覺。略微抬高的鏡頭,支離了游人。
去的那天,故宮里的一些主要建筑都在維修中。2008年的奧運,讓一切顯得那樣的勞師動眾。太和殿外罩著綠色的防護網,正面彩繪著大殿的原貌。盡管逼真,卻那么的難以靠近。于是鏡頭轉向他處,有人依然如潮。
安靜的站在高出遠眺,頭上是北京難得意見的藍天白云。再次砍掉地面上的人山人海,將鏡頭延伸,畫面里滿滿的屋頂和在陽光下閃閃發光琉璃瓦。北海的白塔隱約可見,隱匿在樓臺和綠樹之后。而屋檐上的騎風仙人后一字排開的小神獸守候著整個故宮的滄桑,目睹了整個紫禁城的風風雨雨。
后花園的池子里放養著數不清的鯉魚,自由的穿梭在綠色的水塘里。他們的井然有序如受過訓練的士兵,擺動的魚尾猶如喊著那高高的口令“一二一”的前行。
離開故宮前,留下的一個不起眼的角落。和其他地方比較起來,這個角落顯得尤為的清凈。沒有太厚重的色彩,沒有太多的雍容華貴,卻有著另外一種清新淡雅的魅力。空中的白云,庇護著這樣一片喧囂中的凈土。
關鍵字: 中軸線 博物館 建筑物 神武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