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動物園
七十年代
70年代后,隨著中國外交日趨活躍,與國外動物園之間的動物交換也日趨頻繁,動物種類大幅度增長,許多國外贈送的禮品動物被送到園內展出。有麝牛、亞洲象“米杜拉、日本鬣羚、非洲獅、智利火烈鳥、美洲河貍、白犀、鼷鹿、暹羅鱷、中美膜、加勒比海牛、馬來膜、大猩猩等。北京動物園的大熊貓、白唇鹿、白枕鶴、丹頂鶴、大天鵝等也做為禮品動物,被中國政府贈送到朝鮮、美國、斯里蘭卡、日本、法國、英國、墨西哥、西班牙、尼泊爾、澳大利亞等國。 1973年,根據上級批示,由四人組成采購動物小組遠赴非洲收集動物,前往埃塞俄比亞、坦桑尼亞、肯尼亞采購部分所需動物。歷時4年,于1977年10月結束。購集小組自己收集到長頸鹿、非洲象、斑馬、角馬、毛耳長角羚、非洲鴕鳥、格氏瞪羚、湯氏瞪羚、象龜、綠狒、大羚羊、土豚、等157種1000多只動物,分 13批運回北京。 在這期間,園的基本建設有所發展。相繼建成獼猴館、猩猩館、海獸館、兩棲爬行動物館。建筑投資約300萬元,建筑面積約6000平方米。1979年建成的兩棲爬行動物館建筑總面積4345 平方米,投資164萬元,在1981年全國民用建筑評比中被評為第一。投資90萬元加強附屬設施建設。1975年在園西南建成新獸醫院,建筑面積2073平方米。新建冷庫、飼料室、檢疫場。
關鍵字: 動物園 委員會 試驗場 飼養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