棗園私房火鍋
不得不說的景致從安定門到雍和宮這截路的南側被修成了一個街邊公園。不具體說里面怎么怎么漂亮了,像是在忽悠事兒。僅從設計的精心程度和植物種類的豐富程度上看,如果這里被稱為街邊公園,那么北京一半以上所謂的“街邊公園”都應該降級,改名為街邊綠化帶,或者更直接一點,叫做有草的公共場所;
如果它們非要腆著臉愣要叫公園的話,那么這里就可以考慮適當收點門票了。欣賞景致的最好方法就是身臨其中,所以路過安定門東大街的時候,如果正好趕上有空,別忘了去馬路南面走走看看。說這里是公園的原因還有一個?這里不光有草有樹有卵石鋪就的小路,還有些不錯的風景。公園的南面有一大片平房,雖然都是經過后期的改建和修繕而成,但也是古色古香。在高樓林立的現在,京城中多數胡同里演繹的也只能是逼仄和急促,老北京的閑適已經蕩然無存。幸好這里有些昔時的韻味,這些房子和這里散發的氣息就是這所公園里的風景。
走在公園的小路上,透過路旁品類繁多的樹木的枝葉,看見古色古香的青磚瓦房,你會忘記離你不到50米的北二環,感覺到一點清靜。花這么多筆墨寫風景,好像有些不著調兒。不過我想,一個飯館能讓你在去的路上就能感覺到心神清爽,冒著不著調兒的嫌疑寫寫沿路狀況還是很應該的。所以下面繼續寫景。在這片平房中間有一個小院落,因里面長著三棵棗樹,主人便給院子起名為棗園。推開紅色的大門,過了玄關,看見的先是一汪池水,池中有荷花,魚兒在荷葉的影子里追逐嬉戲。幾間青磚瓦房圍成了一個小院子。院中擺著幾張小圓桌,桌邊放在竹椅,一派悠閑的樣子,讓你急切地想把家搬過來。早年間的京城富足戶都講究天篷魚缸石榴樹。院里的樹和魚都有了,但和當年的涼篷不同,主人用鋼骨架和鋼化玻璃別出心裁地搭了透明的篷。有了它,身處戶外不僅風雨無憂,還能不妨礙你賞月色看星星。另外,秋天時棗子會散滿篷頂,冬季,你守著一個熱氣騰騰的火鍋,抬頭便能看見雪花正在漫天飄散……這些又是多么迷人的景致。
[冬季特推出滋補冬陰功湯底,精選的泰國小米椒、泰國南姜、泰國香茅、進口檸檬等多種原材料,細心調配而成。可開胃解寒、降火,適合冬季飲用,及涮各種鮮生原料。] 推陳出新的火鍋說飯館自然離不開美食,不然真成不著調兒了。棗園里專營火鍋,但和如今北京流行的港式火鍋、川味火鍋、京味傳統涮肉不同?那都是老調兒了,這里盡是些新品種。
棗園的總經理叫衛哲,用他自己的話來說:“我就是喜歡琢磨吃的東西。”在廚師行里摸爬滾打了十幾年后,從殺魚開始的他憑借著高超的手藝成了京城多家高級飯店的餐飲總監,同時,這多年的經歷讓他琢磨出了不少的新名堂。飯館里經營的這些自創火鍋就是他多年來的心得。熟悉傳統美食的都知道有一道名菜,叫雞煲翅。傳統的做法是先將魚翅用涼水泡多時,再用清水煲2至3個小時,然后將上等柴雞去皮后放入鍋中,等熬幾個小時,出鍋前1小時放入已切成丁兒的上等火腿再煲。這樣做成后,翅針整而不散,微有彈性,湯色近乎乳黃,入口潤滑。源于用料講究、工序繁雜,每人三四百的花費讓很多人無緣品嘗這道美味。衛哲對傳統做法進行了改良,先是將魚翅、高湯、干生蠔、金華火腿等精選的用料小火煨5-6個小時,這樣能使原菜的味道更加純正,然后用這誘人的翅湯作為湯底來涮別的美味。這樣一來,不管是肉還是蔬菜只要經它一涮,都會吸納魚翅的鮮味和高湯的淳厚,而且花費也降到了百元以內,真正的物超所值。
如今,咖喱已經不是多新鮮的東西了。什么印度北部的紅咖喱、蘇門達拉的黑咖喱、斯里蘭卡的白咖喱、巴基斯坦的黃咖喱,很多時尚美食客都能說出幾樣來。但拿印度和東南亞的咖喱熬出湯底來涮火鍋,相信很多人不曾試過。當衛哲發現咖喱成為一種很受時尚人群喜愛的口味時,他便開始琢磨如何在咖喱上有所創新。經過一番嘗試,他發現將以辛辣著稱的印度咖喱和清香稱道的東南亞咖喱混合,可以熬制出一種更加獨特的味道。用這種湯底涮出的東西,其最大的特點就是味道豐富?
剛入口有印度咖喱的辣味,但不是特別猛烈,伴著咀嚼,又有東南亞咖喱獨有的清香慢慢溢出,而且回味悠遠。近年來,素食主義作為一種潮流成了眾多健康環保人士的用餐首選。于是,各種各樣的素食飯館在各大城市遍地開花,葷形素味的做法很流行,傳統佛家菜也是風頭正勁,家常素菜也很有市場。衛哲在素食方面琢磨出的結果就是全素火鍋。其中湯底名為素齋湯,它是由多種青菜、菌類、豆類混合熬制而成,湯色清透,清香誘人。所蘸的菌王醬也是衛哲首創,他用多種菌類熬成的小料能達到濃香饒舌、回味無窮的效果。更為值得稱奇的是,這種用純素的材料制成的小料中居然能有肉味,再配上同樣是素食的“海參”、“鮑魚”,從外觀到口感、味覺都能達到以假亂真的境地。如果吃膩了那些早有的素食,這個新出的全素火鍋應該能讓你在素食主義的大道上走得更加堅定。
關鍵字: 北京 火鍋 美食餐飲 雍和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