翠園滿漢全席
滿漢全席餐飲公司座落于北京市王府井大街翠花胡同,這里是明朝魏忠賢的私宅,清朝為王府,晚清史大學士瑞麟的私人花園—“漪園”,這里是歷任民盟中央主席的辦公地,環境幽雅,古柏、松林立,山水瀑布,有當年乾隆御筆石碑。
滿漢全席,興起于我國三大盛世之一的康乾盛世,不但因其豪華隆重、講究禮儀、用料廣泛、做工精美、菜點繁多、口味豐富而享譽國內外,而且因為它借匙箸為玉帛,劃溝壑做坦途,更是我中華各兄弟民族共同冶煉的一件文化瑰寶。
滿族是我國歷史上建立大一統帝國的倆個少數民族之一。清代開國之初,滿漢民族成見很深,雖然上朝時同殿為臣,但滿漢各持一端,互不相容,奏事時分立而站,筵宴時各自為席。
康熙二十年(1681),圣祖率八旗將士出喜峰口北上,在內蒙古喀喇泌旗劃出萬余平方公里的草原為皇家獵苑,并開創了每年來此巡守的國制家法—秋彌大典,賜名這里為木蘭圍場,回鑾途中,康熙在達西喀布齊爾(今寬城境內)原野,舉行了有天予儀仗的盛大宴會,滿、漢、蒙大臣二千多人列坐大幄四周,上下共飲,軍臣一席,杯中多是百年美酒,所食盡為野味山珍,康熙還親自烤鹿助興,不亦樂乎。康熙由此得到啟發,回朝后即從習俗和禮制上,創辦了匯南北風味、集千載文明于一體的滿漢全席。據大清會典載,康熙二十二年(1683)春節上諭頒布,宮廷筵宴改滿漢分席為滿漢全席。從此全朝百官無分滿漢,濟濟一堂,康熙用政治智慧填平了民族溝壑。
乾隆皇帝更是一位浸透了儒文化的天予,滿漢全席的文化功效,在他手里發揮的淋漓盡致。乾隆四十五(1780),西藏政教首領禪額爾德尼不遠萬里來山莊祝壽,乾隆特舉辦千余人的萬壽節盛宴,席中一百多道滿漢菜點全部取材于承德山野,參加宴會的有安南、暹羅、緬甸等眾多的屬國使臣,其中朝鮮漢學大師趾源詳細記下了這個盛景。
乾隆五十八年(1793),英國馬戛爾尼特使團由大西洋非洲好望角再橫渡太平洋,到中國為皇帝祝壽、乾隆在避暑山莊萬樹園舉行八萬官兵的典禮,期間曾幾次宴請內外蒙古王公、新疆伯克、各國使節及英國特使,滿漢全席不僅令舉國同飲,而且揚名世界。
乾隆五十五年(1790)八月十三日,乾隆在避暑山莊,慶祝他80大壽,他在正殿接受朝賀后,隨即開宴,在場滿蒙王公、大臣年六十以上者,兵民年七十以上者八千人得以赴席,其中一品以上官員或年九十以上者近千人被召至正殿御座前與八十歲的乾隆同樂,滿漢全席琳瑯滿目、美不勝收。
隨著世界前進的腳步,封建社會已經終結,但曾經折射人類文明的飲食文化,卻永遠是祖先留下的寶貴財富。滿漢全席董事長孫曉春,自幼潛心搜集、整理滿漢全席的珍貴史料和烹飪秘笈。曾先后出版烹飪專著五部,其烹制的268道滿漢全席、全鹿席及二十二道清供菜被國家命名為全國唯一名宴、名菜,并被商務部評為國家特級酒家。他本人在國際、國內各種烹飪大賽上獲獎杯獎牌六十六件,曾前往美國、法國、前蘇聯、英國、意大利、臺灣、新加坡等二十多個國家和地區講學表演,并擔任中央電視臺滿漢全席擂臺賽技術顧問、評委。為此,他被世界烹飪聯合會分別授予會常務理事、中國烹飪協會副會長、中國職業技能專家委員會委員、中國名廚專業委員會副會長,享受國務院津貼。
滿漢全席,這一盛事出身的文化財寶,走過三百年不過才剛起步,只要國家富強,民族振興,就一定能發揚光大,與世共存!
特別推薦菜肴:金毛獅子魚,鴻雁燉魚翅,雍正鹿雪羹,一品鹿掌,八珍燉飛龍,叫花子山雞。
關鍵字: 北京 滿漢全席 王府井 美食餐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