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愈夜愈精彩!!
香港印象之愈夜愈精彩世界上沒有一片相同的葉子,事物都有兩面性,這是人人皆知的。而對于香港這個充滿現代時尚氣息,時刻充斥著機遇和挑戰的國際大都市,同時也沒有屏棄它古老懷舊的一面。而是將這一面也發揮到了及至。 乘地鐵在上環站a2出口,經皇后大道到荷里活道(荷里活為hollywood的白話譯音),這里向來有古董街的稱號。街道兩旁有不少格調高雅的店鋪,專售中國和東南亞的藝術珍品。相 2006中國國際旅交會 張藝謀印象主題之旅 冬季出游現在進行時 循著魯迅故居去旅行 信來到香港的人多少都會喜歡上這一帶的橫街小巷,在彎曲盤繞的半山小逕里漫步象是回到了三十年代的香港。 沿著窄小曲折的街道,時光在賣印度香、中東地毯、貝殼屏風、價值不菲的古董、還有翻新的古董家私的特色店鋪中消磨。看過電影《胭脂扣》的人應該記得那種充滿石塘嘴風月的懷舊氣息。這區有很多特色的街道:一條用石皮鋪砌的窄街叫“石板街”;“卑利街”(peel street)兩旁都是賣鮮果鮮花的小販;有單聽名字就韻味十足的“擺花街”;還有一條叫“樓梯街”的,其實整條街就是一長條樓梯,寬大陡峭。兩旁種著大樹,樹下有木凳供人休息乘涼,我們走完整段樓梯中間休息了三次。印象中有許多廣告和影片是在這里取景的。 逛了一下午,我們來到荷南美食區吃晚飯。由于該區位于荷里活道以南-south of hollywood road,故起其字首“soho”而得名,包括敦和里、士丹頓街和伊利近街,中文稱“荷南”。前幾年這里叫“蘇豪”區,匯聚了眾多充滿異國情調的餐廳,讓人想起倫敦的蘇豪區,不知為何現在的香港旅游局給它中文名定名為“荷南”。 soho區內有各種風味的餐廳,都裝飾精致,小巧玲瓏,口味也十分國際化:從西班牙法國到北歐,馬來西亞到尼泊爾這些較為少見的特色菜館,當然少不了傳統的粵菜,還有一家吃江浙菜的“江南春”。香港旅游局推薦的nepal bar&restaurant人滿為患,我們去了另一家吃尼泊爾菜的餐廳“加德滿都”,餐廳經理廚師和侍應也都是由尼泊爾人擔任,要用英語溝通,感覺怪怪的。尼泊爾菜的口味和我們在新加坡吃的印度菜差不多,脆的薄餅,喜用咖喱一類濃烈的醬汁煮蔬菜和肉類。 飯后在soho附近散步,一定要試試中環至半山的戶外電梯。王家衛的影迷肯定會記得《重慶森林》里梁朝偉的住所,就是位于電梯旁的一棟中式唐樓內,那里其實是攝影師杜可風的家。從soho往東走十分鐘,就是著名的蒲點“蘭桂坊”,城內各時尚人士娛樂界的明星和外籍人士最熱衷的夜生活場所。坐在《重慶森林》里梁朝偉等王菲的“california”酒吧里,聽著那首“california dreaming”,仿佛身處于電影之中。 “蘭桂坊”這個名字曾經出現在無數的八卦娛樂雜志中,它似乎代表了一種文化,代表了一種潮流,甚至引領了一種時尚。在那里能看見的不僅是喧鬧的夜生活,更能隔三岔五的與你心目中的偶像擦肩而過。 包括蘭桂坊街和附近的德已立街、和安里和榮華里,數條街有超過五十家餐館和酒吧disco,充滿異國情調。每天下午5時后“歡樂時光”開始,便擠滿了下班的白領一族。(happy hour:意指白領下班到晚飯之間的一段時間。因為受英國文化的影響,香港人通常下午三點左右會有喝下午茶的習慣,而晚飯時間則在8時左右。所以happy hour是上班族與同事喝兩杯啤酒、吐吐苦水的好時機,此時酒水也比晚上便宜。)而晚上9點開始,則有許多時尚新潮的年輕人及外國人來此飲酒作樂,燈紅酒綠,五光十色,愈夜愈精彩。我們看到幾乎每間酒吧都擠滿了人,還有許多遲來的客人買了酒之后,握著酒瓶子站在街道上聊天。 這里周末氣氛非常熱鬧,還有不定期舉行的嘉年華狂歡節。聽說每到重要節日,例如萬圣節、平安夜和大除夕,這里更吸引眾多中外人士狂歡暢飲,通宵達旦。記得好幾年前的平安夜,蘭桂坊因人流擁擠,氣氛狂熱,有人往半空扔啤酒瓶而引發了騷動,踩死踩傷了數十人。我們在11點離開,而這時正是最熱鬧的時候。 香港人似乎十分的鐘愛這種夜生活,也許在經過了一天緊張繁忙的工作后,也只有到了晚上,才能約上三五知己,同杯共飲,借酒消愁,以宣泄心中的不快心情。
關鍵字: 葉子 大都市 香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