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繪香港
體驗南中國海的魅力 香港由香港島、九龍半島和新界組成,其中新界包括大嶼山以及230多個大小島嶼,星羅棋布的散落在碧波蕩漾的南中國海上。清徹的海水,細膩的沙灘,錯落的礁石,亞熱帶宜人的氣候,使香港在開發海洋旅游資源上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但最難能可貴的是,香港政府一方面在不破壞自然景觀的前提下提供完備的服務設施,以及開通連接城市至海邊的便捷的公共交通工具,另一方面又采取完全免費的制度,使流連在此的人們能夠充分感受海洋的魅力。 可以說,香港的每一處海灘都獨具特色,但對于不能一一顧及的游客來說,近郊的淺水灣、赤柱和清水灣是最好的選擇,而如果你有閑暇,那就去西貢和離島看看,體驗一下靜謐的漁村和遠離塵囂的感覺。 淺水灣、赤柱、清水灣 淺水灣和赤柱位于香港島的南端,從中環或北角的交通交匯處都有雙層空調巴士直達赤柱,沿途經過淺水灣。建議你選擇上層前方靠窗的位置,這樣,當車在山里穿行的時候,就可以清晰地看見半山的景致和下面的海灘。 淺水灣是香港眾多優美的泳灘之一,卻是以它四周散落的豪宅而著名。在半山的樹木蔥蘢中,一幢幢價值幾千萬甚至幾億的別墅傲視著無敵的海景,身家二百億的賭王何鴻燊便居住在淺水灣道一號。無論是什么日子,在這里總可以看見一對對悠悠閑閑的情人,或坐或躺在細膩的沙上,任憑太陽把他們染成金色,讓人想起了張愛玲筆下的《傾城之戀》。 如果說在淺水灣只能窺視香港富人的生活,那么在赤柱,你就可以親身體驗平等的悠閑的異域情調。濱海的小路上,一排排酒吧面對著南中國海,古老的蒲扇永遠在敞著的窗子里慢條斯理地搖著,這里的太陽仿佛也變得柔和,懶散地照著街上不時走過的白皮膚、紅皮膚、黃皮膚、黑皮膚的人們,每一個人的影子都拖曳著,像煞了電影里的慢鏡頭。這里的百佳超市有著全港品種最齊全的洋酒和洋啤酒,走累了,就坐到酒吧中,或者干脆坐在堤壩上,啜飲著清涼的酒水,讓自己在城市的浮躁中沉淀下來。至于旁邊的小街市,整個是北京秀水街的翻板,不逛也罷。 在淺水灣和赤柱,感受的更多的是南中國海溫情默默的一面,若想真正體驗大海的雄壯,就要到清水灣。清水灣位于九龍半島的南端,從鉆石山地鐵站的交通交匯處就有巴士直達那里。清水灣,真的名副其實,海水清清地,藍藍的。這里也設有泳灘,但面積不大。沿著海灘走出不到一百米,就到了礁石群,選一處礁石坐下,欣賞著眼前一個賽過一個的浪頭,感受著浪花帶來的絲絲涼意,心都被那海浪給帶走了,就再也沒有了塵世間的一切煩惱。 西貢和離島 初次聽到西貢的名字,就想起了法國電影《情人》開頭的場景,但那里是越南的西貢,而此西貢卻是新界東部的西貢半島。這里有著全香港最優美的海灘,有著優良的漁港,有著茂密叢林覆蓋的郊野公園,是香港人休閑鍛煉以及品嘗海鮮的好去處。為方便出行,除了常規的公共交通工具,許多大的商場還設置了至這里的免費巴士。每到周末,許多勞累了一周的香港人就拖家帶口地來到這里,或悠閑地垂釣,或愜意地燒烤,或在專門修葺的行山道上漫步,那份閑情逸致,也許是匆匆而過的游客所無法體味的。 不過,如果你有時間的話,我還是建議你去離島體驗一下遠離塵囂的感覺。香港的四周遍布著眾多大小不一的島嶼,被稱為離島,其中交通最方便的就是從中環碼頭有快船直達的長洲島和坪洲島。在碧藍的大海上乘坐快船,欣賞著身邊稍縱即逝的景物,半個小時就可以將你從最繁華的國際大都市帶到最靜謐的小漁村。漁港里停泊著一艘艘古老的漁船,岸邊擺放著一盆盆活蹦亂跳的海鮮,而另一側的海灣里卻是一頁頁搏擊風浪的帆板,那一瞬間,你也許真的無法分清身置何處。 而對于香港本地人來說,在諸多的離島中,最令人神往的還是塔門島。塔門島位于西貢半島的東面,可以從市內乘車至西貢,再轉乘通往黃石的汽車,在黃石碼頭就有渡輪載你去塔門島。塔門島很小,小到島上連旅館都沒有,但布滿了綠綠的植物,托在藍藍的海水中,像一個世外桃源。每到大的節日,那些渴望回歸自然的人們就舉家來到這里,女人們忙著準備野炊,男人們放著風箏,而孩子們便在灌木叢中追逐著,嬉戲著,于是,島上就沸騰了。 感受香港本地人的生活 香港作為一個國際大都市的同時,還比較完整的保留了數個具有濃郁傳統文化的街區,無論是西方的游客,還是來自于大陸的中國人,在這喧囂繁忙的街頭市集中,都可以深切的體驗到香港本地人舊日的生活脈搏。而置身于黃大仙一帶擁擠的公屋區和沙田一帶新興的住宅區,便能感受到香港普通人的世事變遷。 旺角、油麻地 在香港提起旺角和油麻地,就像在北京提起前門和大柵欄,都是舊日的輝煌,不過兩者相比較,還是有一些區別:如今在北京,只有初次進京的外地人才會光顧前門大柵欄;而在香港,除了觀光客,香港本地的平民也喜歡來旺角油麻地――因為這里不僅僅是一個價廉的購物場所,也是一個充滿著道地色彩的地方。 旺角以“女人街”而出名,油麻地以“男人街”而出名,他們都有著香港最傳統的街市:零亂的街道,臨街的低矮的木樓,狹小的店鋪,店鋪中充斥著水貨、假冒名牌貨以及大量的偽劣小商品,但卻顧客盈門。 “女人街”的正式名稱叫通菜街,是一個朝搭晚拆的露天市場,就在兩排臨街店鋪的中間,用化纖布搭起了露天攤位。這里主要出售女性服裝及飾物,大部分的商品質地低劣,但卻能緊跟時代潮流,當然價格也很低廉,比如“lee”專賣店里五六百元一條的牛仔褲,在這兒卻只要100元,同樣貼有“lee”的商標,至于真假嘛……愿者上鉤。而這里那些五花八門的小玩兒意,三五塊錢,卻足以讓平民階層的小女孩欣喜不已。 體驗南中國海的魅力 香港由香港島、九龍半島和新界組成,其中新界包括大嶼山以及230多個大小島嶼,星羅棋布的散落在碧波蕩漾的南中國海上。清徹的海水,細膩的沙灘,錯落的礁石,亞熱帶宜人的氣候,使香港在開發海洋旅游資源上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但最難能可貴的是,香港政府一方面在不破壞自然景觀的前提下提供完備的服務設施,以及開通連接城市至海邊的便捷的公共交通工具,另一方面又采取完全免費的制度,使流連在此的人們能夠充分感受海洋的魅力。 可以說,香港的每一處海灘都獨具特色,但對于不能一一顧及的游客來說,近郊的淺水灣、赤柱和清水灣是最好的選擇,而如果你有閑暇,那就去西貢和離島看看,體驗一下靜謐的漁村和遠離塵囂的感覺。 淺水灣、赤柱、清水灣 淺水灣和赤柱位于香港島的南端,從中環或北角的交通交匯處都有雙層空調巴士直達赤柱,沿途經過淺水灣。建議你選擇上層前方靠窗的位置,這樣,當車在山里穿行的時候,就可以清晰地看見半山的景致和下面的海灘。 淺水灣是香港眾多優美的泳灘之一,卻是以它四周散落的豪宅而著名。在半山的樹木蔥蘢中,一幢幢價值幾千萬甚至幾億的別墅傲視著無敵的海景,身家二百億的賭王何鴻燊便居住在淺水灣道一號。無論是什么日子,在這里總可以看見一對對悠悠閑閑的情人,或坐或躺在細膩的沙上,任憑太陽把他們染成金色,讓人想起了張愛玲筆下的《傾城之戀》。 如果說在淺水灣只能窺視香港富人的生活,那么在赤柱,你就可以親身體驗平等的悠閑的異域情調。濱海的小路上,一排排酒吧面對著南中國海,古老的蒲扇永遠在敞著的窗子里慢條斯理地搖著,這里的太陽仿佛也變得柔和,懶散地照著街上不時走過的白皮膚、紅皮膚、黃皮膚、黑皮膚的人們,每一個人的影子都拖曳著,像煞了電影里的慢鏡頭。這里的百佳超市有著全港品種最齊全的洋酒和洋啤酒,走累了,就坐到酒吧中,或者干脆坐在堤壩上,啜飲著清涼的酒水,讓自己在城市的浮躁中沉淀下來。至于旁邊的小街市,整個是北京秀水街的翻板,不逛也罷。 在淺水灣和赤柱,感受的更多的是南中國海溫情默默的一面,若想真正體驗大海的雄壯,就要到清水灣。清水灣位于九龍半島的南端,從鉆石山地鐵站的交通交匯處就有巴士直達那里。清水灣,真的名副其實,海水清清地,藍藍的。這里也設有泳灘,但面積不大。沿著海灘走出不到一百米,就到了礁石群,選一處礁石坐下,欣賞著眼前一個賽過一個的浪頭,感受著浪花帶來的絲絲涼意,心都被那海浪給帶走了,就再也沒有了塵世間的一切煩惱。 西貢和離島 初次聽到西貢的名字,就想起了法國電影《情人》開頭的場景,但那里是越南的西貢,而此西貢卻是新界東部的西貢半島。這里有著全香港最優美的海灘,有著優良的漁港,有著茂密叢林覆蓋的郊野公園,是香港人休閑鍛煉以及品嘗海鮮的好去處。為方便出行,除了常規的公共交通工具,許多大的商場還設置了至這里的免費巴士。每到周末,許多勞累了一周的香港人就拖家帶口地來到這里,或悠閑地垂釣,或愜意地燒烤,或在專門修葺的行山道上漫步,那份閑情逸致,也許是匆匆而過的游客所無法體味的。 不過,如果你有時間的話,我還是建議你去離島體驗一下遠離塵囂的感覺。香港的四周遍布著眾多大小不一的島嶼,被稱為離島,其中交通最方便的就是從中環碼頭有快船直達的長洲島和坪洲島。在碧藍的大海上乘坐快船,欣賞著身邊稍縱即逝的景物,半個小時就可以將你從最繁華的國際大都市帶到最靜謐的小漁村。漁港里停泊著一艘艘古老的漁船,岸邊擺放著一盆盆活蹦亂跳的海鮮,而另一側的海灣里卻是一頁頁搏擊風浪的帆板,那一瞬間,你也許真的無法分清身置何處。 而對于香港本地人來說,在諸多的離島中,最令人神往的還是塔門島。塔門島位于西貢半島的東面,可以從市內乘車至西貢,再轉乘通往黃石的汽車,在黃石碼頭就有渡輪載你去塔門島。塔門島很小,小到島上連旅館都沒有,但布滿了綠綠的植物,托在藍藍的海水中,像一個世外桃源。每到大的節日,那些渴望回歸自然的人們就舉家來到這里,女人們忙著準備野炊,男人們放著風箏,而孩子們便在灌木叢中追逐著,嬉戲著,于是,島上就沸騰了。 感受香港本地人的生活 香港作為一個國際大都市的同時,還比較完整的保留了數個具有濃郁傳統文化的街區,無論是西方的游客,還是來自于大陸的中國人,在這喧囂繁忙的街頭市集中,都可以深切的體驗到香港本地人舊日的生活脈搏。而置身于黃大仙一帶擁擠的公屋區和沙田一帶新興的住宅區,便能感受到香港普通人的世事變遷。 旺角、油麻地 在香港提起旺角和油麻地,就像在北京提起前門和大柵欄,都是舊日的輝煌,不過兩者相比較,還是有一些區別:如今在北京,只有初次進京的外地人才會光顧前門大柵欄;而在香港,除了觀光客,香港本地的平民也喜歡來旺角油麻地――因為這里不僅僅是一個價廉的購物場所,也是一個充滿著道地色彩的地方。 旺角以“女人街”而出名,油麻地以“男人街”而出名,他們都有著香港最傳統的街市:零亂的街道,臨街的低矮的木樓,狹小的店鋪,店鋪中充斥著水貨、假冒名牌貨以及大量的偽劣小商品,但卻顧客盈門。 “女人街”的正式名稱叫通菜街,是一個朝搭晚拆的露天市場,就在兩排臨街店鋪的中間,用化纖布搭起了露天攤位。這里主要出售女性服裝及飾物,大部分的商品質地低劣,但卻能緊跟時代潮流,當然價格也很低廉,比如“lee”專賣店里五六百元一條的牛仔褲,在這兒卻只要100元,同樣貼有“lee”的商標,至于真假嘛……愿者上鉤。而這里那些五花八門的小玩兒意,三五塊錢,卻足以讓平民階層的小女孩欣喜不已。 “男人街”的正式名稱叫廟街,與“女人街”如出一轍,只是出售的商品以男人所用之物為主,而且以廟街為中心,發展成為一個集小吃、購物、問卜、街頭表演等為一體的“平民夜總會”。如果說“女人街”吸引女人之處與“物質”有關,“男人街”吸引男人之處則更與“精神”有關--一本本在大陸被視為洪水猛獸的色情雜志堂而皇之地疊在架子上、一張張充滿著極度誘惑的四級dvd、vcd毫無遮掩的立在小店的玻璃窗里,讓你感覺到這里是一個“花花世界”。 每到入夜,就是這兩處地方開始興奮的時刻,女人們在人聲鼎沸的“女人街”尋找著心頭愛,男人們則在“男人街”上沉溺于不需花費一文錢的“夜總會”中。不過與夜色下的喧囂相比,白日里的油麻地一帶更能體現舊時香港人的生活。整潔的街道,秩序井然的菜市,安靜的店鋪,游哉悠哉的長者,不經意地瞟著偶爾闖入的異鄉人……一切都顯得那么恬靜,時光仿佛倒流了半個世紀。 黃大仙、沙田 作為香港十八區之一的黃大仙區,在港人的生活中有著最為傳奇的色彩:一個道地的香港人可以不去中西區(中環一帶)購物,可以不去西貢區休閑,卻一定要去黃大仙區朝拜黃大仙祠。黃大仙祠是香港最負盛名的廟宇,祠中供奉的道教神仙黃大仙,深受港人崇信,許多港人更以“黃大仙”為“有求必應”的代名詞。 盡管關于香港人的迷信早有耳聞,但不到黃大仙祠轉一轉,還是無法深刻體會。在節假日以及農歷新年期間,善男信女攜帶供奉物品和香火蜂擁而至,并不十分寬敞的寺廟中里里外外擠滿了虔誠的人們。大殿前面早已水泄不通,大部分的香客能在寺廟中找到一塊落腳的地方已屬不易,就地鋪上報紙,油光錚亮的豬頭豬腿擱置在報紙上,點燃一炷香,然后就是沖著大殿的方向不停的鞠躬跪拜,振振有詞。煙火熏得每一個人都眼淚汪汪,但大家依舊誠心誠意地向靈驗的神仙祈求著無盡的愿望。 就在香火繚繞的黃大仙祠邊上,一幢幢鴿子籠般的公屋林立著,每一個黑魆魆的窗口都在訴說著香港平民階層的艱辛:不到30平米的一套蝸居,居住著父輩和幾近成年的兩三個子女,孩子們永遠都睡地鋪,而通向寬敞明亮的私屋的路是遙遠的――最低每平米三萬元的價格是他們所無法企及的。因此,更多的人把希望投向了黃大仙,指望這位萬能的神仙能夠帶來“廣廈千萬間”。 然而在香港,并不是每一處都如此擁擠。來到九龍和黃大仙北部的沙田區,迎面而來的是寬敞整潔的街道和錯落有致的新建住宅,而且房價相對較低,與老城區形成鮮明的對比。不過大部分的老香港人本土觀念強烈,寧可在九龍(半島)香港(島)挨擠,也不愿到屬于新界的沙田居住。在他們的頭腦中,九龍以北就是鄉下了,香港人怎么能住到鄉下呢? 中產階級的購物天堂 如果說旺角和油麻地一帶的街市極具平民色彩,那么地處香港島的銅鑼灣和與之隔海相對的九龍尖沙嘴一帶,則是典型的香港中產階級的購物場所。這里既有集中了幾百家專賣店的大型購物商場,也有出售玲瑯滿目商品的百貨公司,當然也不乏裝潢精美的精品店。由于免征關稅,許多世界名牌商品在香港的價格甚至低于原產地,使香港成為享譽全球的購物天堂。 銅鑼灣 銅鑼灣曾經有香港的“小日本”之稱,因為在過去,這里以日商的百貨公司為主,從電器時裝,到食品日用百貨,均可以找到日本的品牌。其中最大的一間日商百貨公司就是sogo(崇光百貨),設在百貨公司大樓上方的巨大“sogo”廣告牌,曾一度成為銅鑼灣的標志。 不過如今的銅鑼灣,已經是“百花齊放”了,世界各地的知名品牌在這里都有了蹤影,而且貨真價實,成為下班后office lady (相當于大陸“白領女性”的稱謂)云集的地方。在銅鑼灣,最值得花費心思去選購的要數時裝和化妝品,都是女孩子的最愛。 香港是全球僅次于巴黎的時裝之都,在這里,既可以找到世界頂級的設計大師的作品,也可以發現本地著名設計師的精品。香港的時裝潮流比大陸至少提前半年,再加上免稅的價格,以及每年季末的折扣,哪一個來這里的女孩子能不心動? 在銅鑼灣的街上,有許多家出售化妝品的超級市場,如“莎莎”、“先施”、“rainbow”等。這里沒有專賣店的雅致氛圍,但不大的空間里卻擺滿了眾多品牌的化妝品,小到幾元錢的眼影,大到上千元的套裝品,還有各種化妝用的小工具,甚至連分裝面霜的小型密封瓶在這里都可以找到。不過,最吸引人的還是每家店門口的香水baby,就是在微縮了的名牌香水瓶里盛裝著5-10毫升的香水,各種各樣可愛的形狀,堆在一個籮筐里,任由客人去挑撿――不過通常走過的游人未必會發現,因為籮筐的四周永遠都會圍滿興奮的女孩子。 如果不喜歡在街邊的小店里轉悠,那就來時代廣場吧。這里是大型的購物商場(mall),入駐有幾百家世界知名的品牌店,從連卡佛、馬莎百貨、名牌時裝到運動用品、電器,每一樣都是精品,著實吸引了大批前來銅鑼灣地區購物的游客及本地人。如今,時代廣場儼然已經成為銅鑼灣乃至整個香港地區時尚的代名詞,而每年一度于時代廣場前舉行的歲末狂歡更是烘托了她的魅力。 尖沙嘴 在大陸人的印象中,尖沙嘴是一個與旺角齊名的購物區,但事實是,經過若干年的變遷,旺角依舊保持著本地的特色,尖沙嘴卻逐漸走向國際化,只不過間或還保留著一點本地的特色:在靠近維多利亞灣的地方,一座座現代化的大型購物中心拔地而起,而被這些豪華建筑所包圍的,則是正在洋化的老街區。 正因為土洋結合,尖沙嘴一帶成為香港中產階級購物首選之地,同時也是大陸游客最喜歡流連的地方。在這里,既可以買到正宗的貨品,又可以輕易地找到水貨,同時在臨街的小店鋪里也可以方便地買到價廉的冒牌品。 不過,尖沙嘴小商販的“奸”卻是出了名的,尤其是對大陸人。大多來香港的大陸游客都要來尖沙嘴購物,幾乎個個揣著大把的鈔票,由于擔心大商店價位高,一來就直奔臨街的小型電器店、金店和時裝店,費盡口舌地砍半天價,自以為得了便宜似的乘興而去,豈不知被黑心的小商販騙個正著。 聽香港本地的一位朋友介紹,其實在香港街上購物,語言非常重要,講粵語最便宜,說英語次之,而說普通話,則價錢最高,最挨宰。如果你不會說粵語,無論你怎么砍,價錢都會比當地人購買高很多,所以有經驗的游客在購物時都會選則大型的百貨公司或購物中心,享受貨真價實,而逛街便是純粹的逛逛而已。 愈夜愈美麗 香港是一座繁忙的都市,即使夜幕低垂,城市的脈搏依然跳動不停。夜色下,鋼筋水泥的建筑隱去了,璀璨的燈火勾勒出了城市柔美的身姿。勞碌了一天的人們終于可以舒緩一下疲憊的身心,或與戀人徜徉于霓虹閃爍中,或與同事小酌于特色餐廳里,或與好友狂飲于喧鬧酒吧間……而此時,置身于此地的游客也便可以盡情享受城市的愈夜愈美麗了。 游覽夜色 太平山頂是最適宜俯視夜色的地方。最好在傍晚時分,乘坐古董般的纜車,沿著修在山梁上的軌道爬到山頂,這樣,既能看到白日里波光粼粼的維多利亞海峽和美麗的南中國海(轉至山后),又可以欣賞絢爛的夜景――站在太平山頂,香港的繁華便盡收眼底。而在夜幕中,沿著陡峭的軌道倒著滑下山時,車廂中不時傳來的小孩子的尖叫聲便將你帶回到燈火闌珊處。 從太平山下的纜車總站,有巴士可以直接將你載到天星碼頭。在這里,你可以選擇乘坐天星小輪橫渡維多利亞海峽。在短短數分鐘的旅程中,你既能感受到微風拂面的清爽,又可以從跳動的海水中欣賞兩岸閃爍的燈飾。 如果你想近距離的體驗夜色下香港街市的繁榮,則莫過于乘坐電車。香港的電車看上去總是沉淀著厚厚的歷史,一路叮叮當當的,從港島古老的繁華的街市上駛過,透過永遠是敞著的車窗,悠悠閑閑中,你就融在了夜色里。 但夜色下最亮麗的風景卻是那些悠閑自在、有一搭無一搭地咬著一串魚丸、在櫥窗前、在小店里流連的office lady了。逃離了緊張的工作,她們卻并不愿回到家中――那個與父母共享的蝸居,而是寧愿流浪在城市的燈火中,捕捉著貨架上心儀的貨品,然后就日復一日地期盼著sale(減價)以及final sale (最后的減價),期盼著可以用最少的錢買到時尚。 瘋狂購物 夜色下的香港街頭,一塊塊碩大的廣告招牌絢爛地招搖著,櫥窗里的商品也在燈光的映襯下分外鮮亮,誘惑著每一雙經過的眼睛。沒有了白日里的忙亂,沒有了白日里的噪動,此時是購物的最佳時機,所有的物品都為你敞開著,所有的試衣間都期待著你的光臨,所有的服務員都準備著為你服務,還等什么?進來吧。 于是,在那化妝店里,就會出現幾個衣著筆挺的男士,掏出了一張張小紙條,那上面記錄著臨行前單位女同事的交代,復雜的英文名稱,怪異的編號,男人們永遠搞不懂的,卻是女人們的至愛。 于是,在那時裝店里,就會出現一個看似不經意的女士,東挑挑西揀揀,前比比后試試,終于下了決心進到試衣間――這一試不打緊,個把小時出來后,已經是左拎右抱了。 于是,在金碧輝煌的首飾店里,就會出現一個悠悠閑閑的女孩子,禁不住熱心的服務生的勸說,便坐到了柜臺前的高凳上,仔仔細細地比較著款式和價格,然后對著鏡子一條又一條地將精美的鏈子帶到美麗的頸上,直到最后眉眼喜笑了,服務生就會知趣地將換下的舊鏈子放到嶄新的首飾盒里,而走出店門的女孩子明天一定是伙伴中的焦點。 當然,也會有莽莽撞撞的大男孩兒,出現在擺滿了精致的小電器的柜臺前,這些mp3呀,md呀,錄音筆呀,怎么就更新得那么快呢?左思右想,還是沒禁住誘惑,得,買下吧,總不能太落伍吧? 于是,在這樣的夜里,香港就像一張巨大的漁網,網住了每一個人的購物欲望。 盡情享樂 如果看倦了城市的夜色,厭煩了無休止的購物,那么就來中環的蘭桂坊吧。這里有最具特色的餐廳、有明星大腕流連忘返的酒吧,還有爵士樂以及現場的音樂表演。如果還未盡興,那就跳到迪廳的舞池中,釋放所有的熱情吧。 仰視財富 香港獨特的地理位置和歷史沿革,決定了它的文化和飲食都具有中西合璧的特點,就像在港島搭乘古老的電車,經過莊士敦道時,窗外呈現的是六七十年代霓虹閃爍的舊香港的景致,而再開出兩站,過了毗鄰的金鐘道,便進入摩天大樓的金融世界了――飲食也是如此,既有遍布老街頭上的老廣東茶寮食肆,也有高樓林立下入夜歌舞升平的西餐酒吧,連附近日本的壽司和南洋的咖哩在這里都有一席之地,更甭說能夠充分顯示中國傳統飲食文化、同時也能充分展示富人們奢華的中式大酒樓了。 所以香港人好吃,也講究吃。不論是平民家的阿公阿婆,還是富人家的老爺太太,每天的時間不是花在吃上,就是花在琢磨吃上,早茶、午餐、下午茶、正餐、宵夜,每一餐都要持續兩三個鐘頭,細細地嚼,慢慢地咽,時間就在嘴邊流過,幸福彌散在周圍。 就先說說這早茶。喝早茶都要在大酒樓,圖的就是一個氣派熱鬧的氛圍,式樣與廣州的差不多,價錢也說得過去,但細細看過每個桌子上撿的品種,就會發現一個有趣的現象:如果近日來股市暴漲,每個桌子上都有著燕窩啊魚翅的燉盅――前景一片大好,趕緊享受吧;而如果大家的桌子上都是簡簡單單地一屜叉燒包,那最近的股市一定是跌慘了――還是緊縮銀根吧,誰知明天是否會更差? 也有人不喝早茶,就是那些急匆匆的上班族。每一個地鐵站口或交通交匯處,都有西式的點心屋,剛剛烤制的散發著香甜氣息的各種精美小點,再配上一杯濃香的奶茶,幾分鐘結束戰斗,整個上午便精神飽滿。 早上十多點以后,街上才開始熱鬧,一扇扇的店門打開了,游人也熙熙攘攘起來。咦?這是一家什么店,許留山?雕梁畫棟,壇壇罐罐……莫非是《白蛇轉》里許仙的后人所開的中藥鋪?老土了吧?這是一家糖水店,賣的就是用水果呀、藥草呀、冰糖呀配制在一起有一定藥效的飲品,有的清香解暑,象“芒果雪哈爽”,有的卻苦口去燥,如“茯苓膏”,而且每天都有一款特價等著你。走累了,就進來坐坐,品上一碗,涼涼滑滑的,疲勞也就隨之去了。 在香港,一點鐘才是午飯時間,兩點鐘就又上班了,所以公司的員工通常就近在大廈的食堂和旁邊的茶餐廳,點一份廣式的叉燒飯或南洋的咖哩飯,或配上一大杯凍奶茶,或佐以一小碗濃湯,和同事閑聊中,午飯就結束了。不過,可別小看了這碗湯,香港本地人與廣東人一樣,對湯有著執著的愛好,覺得當地的濕氣太重,總是要補充一些湯湯水水,身體才會舒服。于是,什么東西都可以拿來煲湯,鍋整日都是放在爐子上的,直煲到所有的肉和骨頭都分離了,所有的菜根菜葉都成了泥――也許說營養沒了,但講吃的香港人卻認為這樣的湯才“補”啊。 不過如果你是游客,就不必匆匆地填飽肚子,到中環威靈頓街去品嘗“鏞記酒家”的金牌燒鵝吧,這可是被《時代》周刊列入過十大名菜呢。300多元一只,價錢不菲,味道嘛,北京人吃起來就像香港人吃“北京烤鴨”吧。 下午的時光就可以去海邊品英式的下午茶。淺水灣的影灣園露臺和赤柱的酒吧都是不錯的選擇,那份閑情逸致于寫字樓里疲于奔命的上班族是可望而不可及的。 建議你品茶時,不要被精美的茶點弄昏了頭腦,記住,給胃留點空間,這樣就可以在晚餐前的空隙里,挑開永遠低垂的日本料理店的門簾,進去一探究竟。噓――,吃驚也不要出聲――原來在這喧鬧的都市中,竟還隱藏著如此靜謐的一塊天地,每一份食品都如花般,或雅致,或絢爛,恰到好處地被托起在別致的瓷盤里,超凡脫俗的,讓你不忍心放入口中,唯恐玷污了那份圣潔。 正巧達到目的,可以省下空間留待晚上的大餐。香港三面臨海,海水純凈無污染,來到此地不飽餐海鮮,豈不是天大的遺憾?鯉魚門、西貢和南丫島是香港吃海鮮的三個經典去處。鯉魚門距離市區最近,西貢有幾十分鐘的車程,而南丫島便要渡海方能到達,地點要根據自己的時間而定。海鮮的品種與內地差不多,只是皮皮蝦(當地人成為lailiao蝦)大得驚人,在木盆里一弓一縮的,很有幾分威嚴;還有牡蠣,剝了殼的每只還都有女孩子的拳頭般大小,據當地人說,也是“大補”的呀! 吃過了海鮮,就可以去逛夜市了。不知肚子鼓鼓的你,看見街邊的那些剛剛出鍋的魚丸鹵味,是否還會流口水?但當你將逛街的最后一站鎖定在百佳超市,循著水果的香味來到貨架前時,水靈靈的紅提子,綠油油的大西柚、黃澄澄的新騎士(甜橙)等各式各樣售價不及內地三分之一的洋水果,是否會讓你欲罷不能? 一提到香港,很多人的腦海中會立刻浮現出鱗次櫛比的摩天大廈和由各種高級轎車組成的滾滾車流,其實,這就是香港的中西區(中環一帶),坐落于維多利亞海灣的南岸,一幢幢出自于世界頂級建筑大師之手的現代化樓宇里,入駐著世界上最財大氣粗的銀行,恒生銀行、匯豐銀行、中國銀行、渣打銀行……一個個擲地有聲的名字,奠定了香港作為著名的國際金融中心的地位。 在這些高樓大廈之間,每時每刻都在流動著巨大的財富,而擁有這些財富的極少數的香港人,他們的衣食住行和日常起居,就將香港從一座“東方之珠”幻化成了奢華之都。 中環的置地廣場,是全香港最時尚最昂貴的購物場所,世界頂尖品牌的時裝在這里都有一席之地。那些每件以萬元為計數單位的衣物,是富人家的太太小姐們爭相搶購的對象,而與她們身上配戴的鉆石珠寶相比,這些衣物的價值又是相形見絀了。 香港是個美食之都,普通人花幾十塊錢就可以享受一餐美食,但富人們每餐的第一道卻一定要是每盅千百塊的燕窩魚翅,因為他們認為這些都是大補――香港人,即使是平民,也開口閉口“進補”,連大陸習以為常的茼蒿,在入秋之時,也被媒體渲染成“很補”。 去年年底,八十歲高齡的賭王何鴻燊在曾舉行過政權交接儀式的香港會展中心,為他23歲的兒子迎娶新娘,設千人筵席,整個婚禮耗資2000萬港幣。據說,僅每桌筵席就花費兩萬元,這又是何等的美食呢? 由于沒有關稅,香港的轎車售價極其便宜,一輛豐田佳美在香港全部買下來只須15萬港幣,但在香港,養車卻開銷極大。在中環,一小時的停車費最便宜要30元,即使工作居住在偏僻的地段,一個月花在停車位上的錢至少也要6000元,加上12元/升的汽油費、動輒幾十元的隧道費等,一輛車每月的最少支出是1萬港幣。所以,在香港,私家車同樣代表著財富,只是富人們擁有的是價值百萬的最新款奔馳房車、最新款保時捷跑車。 如今,富人的“行”也不僅僅靠地面上的交通工具了,游艇和直升飛機逐步加入,形成“海陸空”全盤擁有的陣勢。一艘游艇最便宜的售價也需要100萬港幣,但100萬港幣的游艇在銅鑼灣的避風塘里未免有些寒酸,是否要換成1000萬港幣的?至于一年之中能有幾天派上用場,就不去管它了。 不過與“住”比起來,花在“衣”、“食”、“行”上的費用又是小巫見大巫了。香港寸土寸金,房價高居全球榜首,現在,即使是沙田區平民百姓居住的房子也要兩萬多塊一平方米,而在淺水灣和中西區的禮頓山一帶,房價更高達每平米十幾萬港幣,一幢幾百平米的別墅,價錢就是在幾千萬至上億港幣,稱之為“豪宅”,實不為過。 由于在衣食住行和日常起居上耗資巨大,在香港,恐怕沒有哪個大款可以坐吃山空,他們還要玩命的賺錢,以繼續維持奢華的一切。何鴻燊擁有200億的身家,但妻妾子女眾多,還是要拼命地賺錢;王菲在千禧年馬不停蹄地拍廣告、開演唱會、出唱片、拍電影,總計入帳4000多萬,但她依舊不敢懈怠――供房、供車、供傭人、供女兒……每月最低支出就是80萬港幣! 在香港這樣的社會中,巨大的貧富差距迫使一些人鋌而走險,投資股票、賽馬、六合彩等,希望能一夜之間爆富。而一旦投資失敗,對燈紅酒綠的厭倦就幻化成對來世的期盼,于是,在還未被查封的游艇上,在著名的海傍度假村,就時不時地上演著“燒碳”自殺的悲劇。 這就是香港。 (全文完)
關鍵字: 半島 南中國海 大嶼山 香港島 香港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