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界區旅游概況
新界丘陵起伏,是全區地勢最高的地方 ,海拔957米的大霧山為最高峰。山嶺連綿,農地適宜很多植物生長。新界過去以農業生產為主,由于香港經濟的發展,新界出現了許多新市鎮。以填海造地建設起來的觀塘和荃灣,是香港兩個較大的工業衛星鎮。荃灣和沙田的公共屋村工程,以及大埔、上水、屯門、粉嶺、元朗等新市鎮的建設與發展,迅速改變著新界的面貌。昔日的農村現在到處高樓林立,已經逐步變成新興熱鬧的工業城鎮。位于西北的葵涌貨柜碼頭,是香港的海運中心,1972年正式啟用,已迅速擴展成為世界聞名的集裝箱碼頭。名勝有大嶼山、沙田馬場、彭福公園、西貢半島。
沙田是近15年來飛速發展起來的住宅區。原來的沙田不過是吐露港沿岸有幾間小房子的小村子而已,戰后由于大規模的圍海造田,不久就形成了高層公寓林立的住宅小區。
在新界,你可找到鄉郊幽地、傳統村落、配合四周環境的新市鎮步行徑和文化景點等極具特色的地方。沙田是新界的重要區域,以古色古香的廟宇、圍村、大自然遠足徑和沙田馬場聞名。
沙田原稱“瀝源”。瀝源即“清水之源”,因城門河而得名。明朝年間(公元1368至1644年),不少農民在此處傍水而居。全盛時期,有超過50條村落,其中以“沙田村”最廣為人知。
1898年新界被租借予英國,當時有一位英國官員到瀝源巡視,當他詢問該處的名稱時,一位村民回答:“這里叫沙田。”自此以后,“沙田”一名便用作泛指整個瀝源區。
1970年,香港政府于新界大興土木,建設衛星城市,以應付不斷膨脹的人口。沙田是政府早期發展的新市鎮,其所處位置,為填海土地。
乘九廣鐵路過了九龍塘站,列車進入獅子山隧道,出了隧道,右手的山頂上有一大塊石頭,這塊石頭被稱做望夫石。據說這塊望夫石很像背著孩子等待出海未歸的丈夫的女性形象,最初還看不出像人的形狀,隨著列車向右轉變,卻越來越看它像人的模樣,很有意思。
在左右大山中間的平地,能看到很多的公寓大樓,均有30~40層的高度。這公寓群密集的地區就是沙田。沙田站與特別大的購物中心新城市廣場相連,其中日本的八百伴百貨店也在內。因為這里只有此一家購物中心,所以周圍小區的人們均來此購物,每當周末都是顧客盈門。
另外,小區周圍高聳的山里,還保留著寺廟及城壁村等,與現代小區形成對比,很有意思。
還有一處不該忘記,就是與跑馬地齊名的沙田馬場,到了旺季,便開始狂熱的賽馬。在香港期間,若趕上比賽,觀戰一次也很高興。
沙田以與車站相連的購物中心--新城市廣場為中心,還包括周邊的小區以及外圍的山及山附近的寺廟與城壁村。
新城市廣場的確很大,香港郊外的購物中心竟有如此之大,讓人吃驚。有很多店鋪人駐其中,與在香港島、九龍購物時的氣氛完全不同。參觀寺廟與城壁村的人,可在中途來此休息用餐。
此外,去賽馬場的話,在沙田站之前有賽馬場專用的沙田馬場站,在那兒下車最近。在賽馬舉行期間,又想看賽馬,又想看沙田的游客乘九廣鐵路最方便。
關鍵字: 城壁村 大興土木 新城市 新市鎮 購物中心 賽馬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