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陽·邊業銀行私家銀柜
出大帥府,在朝陽街上,有一金融博物館。
這就是上世紀三十年代的帥府私家銀行——邊業銀行。
如今,昔日的邊業銀行也改建為金融博物館。
據說,金融博物館是目前國內同類型博物館中規模最大、內容最豐富、陳列形式與觀眾參與項目最多的專題博物館,占地七千多平方米,其中展覽面積五千一百平方米。
金融博物館的展覽共分七大部分,包括序廳、東北金融展覽、財運民俗和錢莊場景、邊業銀行金庫復原陳列、貨幣的故事、金融主題公園和臨時展覽,共展出古今中外各類展品一千二百余件,其中有很多十分珍貴的金融文物。
金融博物館不能拍照。只有序廳里的仿真人物蠟像,游客可以隨意拍照,但不能摸。
邊業銀行舊址很大。資料介紹,該樓由德國人設計,東西合壁的建筑,地上三層,地下一層。從空中俯視猶如一把手槍。
邊業銀行從天津搬遷至奉天,蓋的新大樓呈手槍狀,槍管部分是門臉。后人以為是因為張作霖是武夫,以求吉利。后經沈陽電視臺記者走訪當時的老人考證,是因為規劃區內,有一間店鋪,不肯賣地,張無奈,只好修改規劃,變成現在的樣子。
這事不知是不是真的。
如果是真的,那張作霖為什么不敢搞強拆呢?
邊業銀行訂印鈔票之前,曾將角票票樣呈送張作霖審閱。張作霖看過票樣后說,咱們發票,他媽的是憑天良,不能坑人,票子上要蓋上“天良”戳子。告誡所發行的新邊業銀行券要十足兌現,不能坑害百姓。新邊業銀行發行的紙幣,無論是大額還是小額鈔票,自始至終都是十足兌現,直到最后被關閉結束時,也分文未坑害過持票人。
現今所見,在新邊業銀行最早發行的鈔票(其中既有接收舊邊業銀行未及發行的一元、五元、十元3種面額鈔票,還有民國十四年委托財政部印刷局另行印制的一角、二角輔幣券)上,都能找到“天良”二字紅色或黑色戳記。與一般銀行鈔票上只印制或加蓋有銀行董事長(總經理)的職務、名字圖章不同,這已成為辨別新邊業銀行早期發行鈔票的重要依據之一。
沈陽金融博物館的序廳,原邊業銀行一樓的營業大廳采用場景復原,再現昔日場景。
這里是可以拍照的。
有桌椅、柜櫥、燈具、掛鐘、算盤。
還能看到邊業銀行部分檔案。
序廳時的各式人物蠟像,有銀行職員,有西服革履的紳士、雍榮華貴的婦人、活潑可愛的孩童、伺機行竊的小偷等,置身于此,很有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恍惚如在二三十年代。
地下有金庫,那大門足有一尺厚,很陰森。樓上,是東北金融展覽、財運民俗和錢莊場景復原陳列、貨幣的故事、金融主題公園和臨時展覽。
大帥府的門票,已經把參觀金融博物館包含在內了。無須再單獨購買。
只不過很多游客看了大帥府,就不去金融博物館,很遺憾的。
旅游團一般也不帶游客去金融博物館。
于是,金融博物館的游客很少,十分清靜。
博物館的展廳內禁止拍照,保安很多。
盡職的保安會讓你無法偷拍一張照片。
于是,我也沒有一張展廳里的照片。
邊業銀行 (2)
邊業銀行 (3)
邊業銀行 (4)
邊業銀行 (5)
邊業銀行 (6)
邊業銀行 (7)
邊業銀行 (8)
邊業銀行 (9)
邊業銀行 (10)
邊業銀行 (11)
邊業銀行 (12)
邊業銀行 (13)
沈陽菜情 (1)
沈陽菜情 (2)
沈陽菜情 (3)
沈陽菜情 (4)
沈陽菜情 (5)
沈陽菜情 (6)
沈陽菜情 (7)
沈陽菜情 (8)
沈陽菜情 (9)
關鍵字: 世紀 博物館 沈陽 金融 銀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