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訪吉林美食根據地
旅游和美食就是形影不離的兄弟倆,驢子們走到哪兒吃到哪兒,長白山之旅又品嘗了不少吉林特色美食。
說起吉林的美食,恐怕大多數人會想起東北菜,什么小雞燉蘑菇、血腸、酸菜、亂燉。。。的確,吉林菜的主流是這些大家熟悉的所謂東北菜,但由于特殊的地理、氣候、食材,讓吉林菜又有很多獨到的特色。我的吉林美食之旅,就從這座長白山腳下的天域度假酒店開始。
與森林零距離,溫暖陽光下,欣賞酒店大堂外的長白山脈
出去轉轉,酒店收藏的古董老爺車
附近幾家小餐館,快到飯點兒了,讓我很憧憬
這招牌應該囊括了林區的各種特產,人參、蘑菇、鹿茸角。怎么還有只蛤蟆?
附近老鄉在地上曬各種山貨。這黑的有點像野生葡萄,但不是,誰知道,無獎競猜
還有滿地這種紅色的小果子,在林子里有很多,可以入藥,但我更喜歡拍它們在樹上的樣子
一眼望不到邊的野生蘑菇,很多品種,都是老鄉們從林子里采來的,濕的8塊一斤,干的好像40。這可能是他們一筆不小的收入。
酒店窗口望去,很多人實際就住在林子里,這才是天然氧吧
人參當然是吉林特產,我們這次路上看到很多種植人參的地方,據說人參很消耗土地的營養,中一茬人參,地里三年不能再中莊稼。普通的人參也不貴,幾十塊錢一斤吧,沒比豬肉貴多少。但野生的就沒譜了,根據自己的需要選擇吧。
山里的蘑菇很美味,但也不能隨便亂吃。這次我們吃了一種蘑菇叫“豬嘴蘑”,本來大家吃得很香,突然有當地人說這種蘑菇如果沒洗干凈,吃完幾個小時后,嘴就會腫得像”豬嘴“ 還好,這情況并沒發生在我們身上。
廢了這么多話,趕快開吃。先上個農家菜,純綠色無公害,尤其那花生和小蔥
吉林是全國最大的玉米產區,不吃幾個不算來過吉林
農家樂自己養殖的鱘魚,不是保護的中華鱘哦
本來活蹦亂跳的,一會兒功夫就被我們這幫人干掉了,還沒來得及拍就變這樣,依稀可辨吧。左上角那個是東北大煎餅,玉米面烙的。
天氣太給力,在天域酒店門口草坪上發發呆
這大家伙我以為是白天看長白山的,結果晚上拉我們去山里看星星,賊清楚,第一次清楚的看到銀河。這要是小男生小女生一起,浪漫死了
晚上,草坪上一頓大餐
大師傅很有廚師范兒。天域的這些工作人員很敬業,其實9月底長白山晚上已經很冷了,我們都穿上了棉服
鐵鍋燉江魚,天池是三江之源,魚是江里的冷水魚,肉很瓷實也沒土腥味,再用濃郁的東北做法一燉,味道好極了。
這盤不是普通的豬肉牛肉,狍子知道嗎,就是它的肉。但是反應不出狍子長什么樣,只知道算野味吧
烤鹿肉,以前武俠小說里皇帝們常吃
最驚悚的是這個,雖然也吃過青蛙牛蛙,但第一次從盤子里夾出完整的蛙。別看吃法有點嚇人,味道卻很不錯。這是吉林特產-林蛙,生活在林子里和附近的河溝中,肉質鮮嫩肥美,體內的油脂據說是珍貴的補品。長白山地區的林蛙最為出名,現在已經成為當地的一道特色美食。
與其他蛙類不同,林蛙除了頭部全身都可以食用,肚子里面有很多黑色的籽,紅燒之后異常肥美。一般做食材的林蛙都是母的,這樣一只林蛙收購價就達到10-20塊,公的低價搭配送出。
看到這你一定以為這里爛捕濫殺野生動物吧?的確,在上世紀來林區時,還能吃到老虎肉、熊掌之類真正的‘野味’,但現在這些所謂野味都是在林區里獨辟一片地方養殖的,把動物們圈在一片林子里像養雞養鴨那樣伺候著,否則飯館里哪能隨時吃上這些新鮮的特產,臨時去抓還真費功夫。老虎,黑熊這樣的珍惜保護動物現在您是別想了,如果哪個飯館說他們有,那就是忽悠!
回到長春,立馬從村野變高雅,從林子進殿堂了
香格里拉飯店的香宮,把吃變成一種文化。這次我們品嘗了具有吉林特色的粵菜,或者叫粵式改良東北菜 呵呵
見過海鮮刺身,但松茸加入刺身還沒見過。吉林的松茸蘑菇木耳都是一絕,野生的味道與眾不同
茶葉燉海參,在場一位美食家說這是她吃過最美味的海參。
肉食動物的最愛,牛肋骨,伴著蘇子葉,唇齒留香
土豆燒鮑魚,絕對東北特色。與港式的鮑魚做法不同,這個絕對汁濃味厚,絕配
能把大魚大肉做好不算本事,把普通家常食材做出不同特色才是真功夫。在香格里拉,我見識了這種功夫。
一盆看似普通的蘿卜,被廚師施了魔法一樣,飽蘸了千情百味,舌尖的感受非言語能表達。
最常見的豆腐,也讓人驚艷
來源于潮州菜的煎藕餅,里面的餡料飽含了東北特色,混搭。
這道菜有個令人遐想的名字-金屋藏嬌。
香煎鱈魚,有點像西餐做法,精致
這樣的混搭讓我們吃得很舒服,結合了中餐西餐、粵菜東北菜的特點,能把這些鼓搗在一起還很和諧,是門藝術。
最后上甜點,知道黃色的是什么嗎? 南瓜
這就是長白山之行的吉林美食,是不是顛覆了對東北菜的印象?
關鍵字: 東北菜 吉林美食 小雞燉蘑菇 根據地 美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