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都開封的飲食文化源遠流長,是中國十大菜系中“豫菜”的發祥地。豫菜是在北宋宮廷菜肴的基礎上,吸收了川、揚、京、廣等地名菜之精華,而逐漸形成的一種工藝考究、制作精細、色形俱佳、口味適中的中原菜系。
在開封,五花八門的風味小吃遍布大街小巷,深受中外人士的贊賞。開封的風味小吃主要有熟食類、油炸類、煮食類和湯食類。
旅游工藝品
汴繡
汴繡是獨具開封特色的工藝品,為中國名繡之一。汴繡源于宋代,歷史悠久。它繼承和發展了宋代"閨繡"特色,以繡工精致,針法細密,色彩明快,格調高雅而著稱。多以繡制中國歷代名畫、名人肖像為體裁,繡品形神兼備,細膩逼真。開封汴繡廠繡制的名畫《清明上河圖》。《百駿圖》、《五牛圖》、《仕女圖》、《文萊國王像》等精品,多次榮獲國家大獎和專家廣泛贊譽,被中外名家及博物館、藝術館廣為收藏。汴繡作品常被國家、省、市領導人和中外游客,作為饋贈貴賓的禮品和珍藏的紀念品。曾先后赴新加坡、香港、馬來西亞、韓國展銷,深受好評。
汴綢
汴綢因產于七朝古都汴梁而得名,始于明末清初,而今已有300多年的生產歷史。明朝末年,山西洪洞縣人景文洲到開封經商,于清朝初年創辦了“景文洲綢店”由于善經營,講信譽,產品質量好,行銷地區日廣,成為中原名產。 清乾隆年間,生意極為興隆。河南督撫以汴綢作貢品,上獻朝廷。以后所產,不僅供應皇室,而且還作為禮品饋贈外國使者。景文洲綢店最盛時共有木織機99架,250多名工匠。主要產品有云幅、黑扎巾、丈二紗巾、手帕、包頭、汴綢、汴綾等。遠銷云南、貴州、青海、新疆、西藏、蘭州等地,并有少量遠銷國外。景文綢的特點是經久耐磨,美觀大方,拉力性強,穿者時日愈久,光色越亮。 汴綢規格,每匹寬2.35尺,長50尺,頭數7200根,重40兩。原材料來自柘城、商丘等地區的家蠶絲。其生產工藝過程是:---烙絲---牽經---上機子---關柱---下機子---皂煉---染色---上軸---曬干---成貨。
朱仙鎮木版年畫
朱仙鎮木版年畫古稱“門神”,其歷史可以追溯到唐代,是中國最早的木版年畫之一。至今仍保留著傳統的制作技藝和獨特的民族風格。它構圖古樸,線條粗獷,寫意夸張,取自天然色料,人工雕版印制。內容多取材于歷史神話故事,演義傳說。人物形象古拙渾厚,色彩艷麗,具有防蟲蛀、不褪色、宜裝裱等特點。1995年春節,開封朱仙鎮年畫赴新加坡展銷,深受好評,被譽為中國民間藝術瑰寶。新加坡國立大學、國家博物館均成套選購收藏。
鮑乾元毛筆
鮑乾元為開封生產毛筆的著名老字號,生產的毛筆享有盛譽。鮑乾元毛筆種類繁多,狼毫類有元字筆、七紫三羊、五紫五羊、三紫六羊、剛柔相濟、金鳥龍水、雞狼毫、狼毫策筆、狼毫條幅、狼毫須眉、廣大鳥龍水、雙料雞狼毫等;羊毫類有提筆、對筆、大小羊毫、宜書宜畫、精制小楷、凈純羊毫等。在眾多的產品中,以尖齊頭圓、開峰齊正、能軟能硬、書寫流利的元字筆最為有名,曾行銷于湖北、湖南、山東省、山西、陜西、河南、河北、四川、浙江、江西、安徽、江蘇、遼寧等省,也出口過國外。鮑乾元毛筆主要用料,狼毫類為黃狼尾、跡峰山兔、狐皮毛、灰鼠尾、各色馬毛、腳爪峰、青麻等;羊毫類為老光峰、白尖峰、黃尖峰、腳爪峰、上爪峰、蓋內峰、白馬毛等。生產過程首先把羊毛、狼尾、狼毛進行扯、切、刮、梳、捆成筆頭,其次擇修整筆桿、安裝筆頭、刻字烙印等。
土特產品
陳留豆腐棍
陳留豆腐棍是開封獨具一格的著名特產。因該產品始創于陳留古鎮,故名“陳留豆腐棍”。
陳留(今屬開封縣)原是東漢末年著保詩人蔡邕和蔡琰的故鄉,當時蔡邕父女就十分喜愛這一家鄉名菜,并留下了贊美這一名菜的詩句。到了明崇禎年間,陳留豆腐棍成為向皇帝朝貢的佳品。1901年,慈禧太后在開封行宮做壽時,陳留縣令彭壽山奉召,命名師韓德林、崔玉山制作豆腐棍宴席,使其大飽口福,慈禧吃后贊不絕口。陳留豆腐棍主要以開封優質大豆和精煉花生油為原料,經過精制加工,成固體豆腐棍。再通過名廚煨、燒、炒、釀等可做成數十中含蛋白質40.79克,并含有脂肪、氨基酸和多種維生素,食之可延年益壽,對營養不良、糖尿病、貧血等癥都有。因此說,陳留豆腐棍不僅是宴席上一道風味獨特的佳肴,也是一種營養豐富的保健食品。 陳留豆腐棍食用方便,除可燒、煨、燉外,還可以用溫水浸泡,然后配以調料調拌食用,它還是旅游者外出攜帶的美味方便食品。
西瓜
西瓜種植歷史悠久。宋代已在市郊種植,明清時期,西瓜種植得到進一步發展,開封成為全國三大西瓜產地之一。
汴梁西瓜以皮薄、瓤甜、籽少、個大而著稱,受廣大群眾歡迎,弛名全國。開封西瓜不僅銷售全國各大城市,而且遠銷東南亞、香港等國和地區。1991年開封西瓜種植面積6.84萬畝,總產供銷13125噸,成為經濟效益最高的經濟作物之一。1992年農業部確定開封市為優質西瓜良種繁育基地。
開封大米
開封大米歷史悠久,以粒大、光滑、色澤透明、味香湯濃、營養豐富、筋而不硬,軟而不粘而馳名省內外,深受群眾歡迎。“開封大米白似玉,籽粒飽滿發光色,蒸飯香甜味道美,熬湯汁粘分外鮮。”開封大米之所以獨具特色,主要原因是因開封土質疏松,并采用肥沃的黃河水澆灌,加上氣候適宜,四季分明,適宜稻谷生長和食用均優于夏稻。近年來,開封大米蜚聲遠近,同汴梁西瓜齊名,成為開封著名的土特產品。
黃河鯉魚
鯉魚是我國古老的名貴魚種之一,素有“諸魚之長,魚中之王”之美稱。古代,我國人民就把鯉魚作為美的象征,作為珍貴禮品互相贈送。鯉魚在我國品種繁多,約有400多個品種,其中開封黃河鯉魚居諸魚之首。
開封黃河鯉魚,口鰭鮮紅,尾、鱗呈金黃色,脊灰褐色,腹部白,小嘴金眼,外形美觀,肉味純正,肥嫩鮮美。它頭小、體長、含肉率平均在70%左右。肥滿度較其他平均值都高,故開封鯉魚實為名貴產品,早已馳名中外,自古以來深受廣大群眾喜歡。
開封是黃河鯉魚的主要產區。鯉魚以開封郊區段黃河所產為正宗。此段黃河西自回回寨,東到柳園,長約10余公里。黃河出邙山后,進入豫東平原,流速減慢,河面變寬,陽光照射充足,加上鄭州、中牟等沿河城市排放的生活用水,使黃河鯉魚得到一天然的生息繁殖場所,故此段黃河鯉魚優于其他段所產的黃河鯉魚。
花生
花生是開封的名優產品,它始于明萬歷年間,至今已有300多年的歷史。開封地處黃河中下游,氣候溫和,土壤松軟,光照充足,適合花生生長。因此,這里的花生產量高,質量好,以致使開封成為九州馳名的“花生王國”。開封花生具有籽飽、果長、皮薄、味香、出油率高等優點。
花生不僅是食品、油料、還具有醫藥、工業用途,被群眾稱為“聚寶”,“金豆豆”。用花生制作的焦炒花生、咸面花生、虎皮花生、花生糕、花生糖等品種繁多,美味宜人,深受廣大群眾喜愛。開封縣生產的優質生產的優質花生油,不僅暢銷全國,而且遠銷歐美、東南亞等10多個國家和地區。
尉氏青豆
尉氏青豆,又稱尉青豆,簡稱尉青。種植歷史悠久,弛名中外,是久負盛名的農特產品。
尉氏青豆特點是:質堅籽重,大小均勻,色澤青綠,碧如翡翠,胚部外圍有黑圈,中間有雪白一點。尉氏青豆面有光澤,營養豐富,含有多種營養萬分,蛋白質高達43%以上,屬各種豆類之首。它的用途廣,可作烹飪配料,并可用于制作豆腐、豆醬、豆芽、腐竹、罐頭、豆腐皮、豆腐腦、豆腐干和榨油等。其制品細膩,味美可口清香,余味長久。尉氏青豆暢銷國內外,隨著國際貿易的發展,出口量越來越大,主要銷往日本、美國、西德、香港等30多個國家和地區。
杞縣大蒜
杞縣大蒜已有一千多年的栽培歷史,經過勞動人民的長期培育,已成為獨具特色的土特產品,在國內外市場上享有盛譽,產品遠銷英、美、東南亞、香港等國家和地區。
杞縣大蒜個瓣大,蒜肉潔白,肉質細膩,鮮美爽脆,味香辛辣,易于食用,尤以吃過生蒜瓣后,口腔中不留異味而受歡迎。它是一種優良有大蒜品種,含有豐富的蛋白質、脂肪、糖、鈣、磷、鐵及維生素a、b、c等多種營養物質。它不僅是人們喜愛的調味佳品,而且還具有較高的藥用價值。現代醫學認為,大蒜辛熱,具有殺蟲除濕、溫中消食、清熱解毒、破惡血、止痛等功效,對治療痛腫疔毒、水氣腫滿、腹瀉痢疾、腹中冷痛等癥均有療效。
近年來,隨著商品經濟的發展,杞縣大蒜逐年提高,年出口量達2000噸,創匯200多萬美元,被中國糧油進出口公司選定為大蒜出口重點縣。
杞縣醬紅蘿卜
杞縣醬紅蘿卜創制于清代嘉慶二十年(1815年),由明德堂莫姓人始創。它素有四優(鮮、香、嫩、脆)三佳(色、形、味)之稱,是佐餐、肴酒、饋贈親朋的佳品,是節日宴會必備的菜肴。早在1933年,它就獲得了全國鐵路沿線貨品展覽會的獎狀。1983年,又被評為國家優質產品。該產品選料考究,操作嚴格。所用紅蘿卜必須品種純正,采收適時,成熟一致,無霉無傷,長介于4-5寸之間,直徑不超過1寸。制作時必須嚴把制醬、炒鹽、淹制三天。成品必須達到鮮紅透亮、油潤細膩,先甜后咸、咸中透甜、醬香濃郁、風味獨特方為享有較高信譽。它不僅暢銷京、津、滬、港,而且遠銷日、美諸國。目前,年產量雖達10萬公斤,仍供不應求。
蘭考泡桐
蘭考縣泡桐材質輕柔,結構均勻,不翹不裂不變形,耐蝕耐腐耐高溫,是制家俱、模型、樂器的上乘材料。經北京樂器研究所對全國十幾個地區桐木板材的研究鑒定,確定蘭考泡桐為全國制做古箏、琵琶面板等樂器的最佳材料。
蘭考縣位于黃河岸邊,歷史上黃河曾多次在此泛濫改道,形成了大面積地質疏松、透氣性能較好的少質土,對泡桐生長十分有利。60年代初,蘭考縣委書記焦裕祿根據蘭考的地理環境倡導栽種泡桐。自那時起,泡桐的種植得到推廣,成為蘭考縣農業一大優勢。蘭考泡桐是我國八大優良樹種之一,生長迅速,當地有“一年一根桿,兩年粗如碗,三年能鋸板“之說。8-10年采伐,胸徑可達50-80厘米,材積量在0.5立方米以上。因此,當地群眾說:“要想富,栽桐樹,生產致富好門路。”
目前,蘭(lan)考(kao)縣(xian)泡(pao)桐(tong)樹(shu)達600多(duo)萬棵,每(mei)年除(chu)滿足當地(di)需要外,還可向國(guo)家提供3萬多(duo)立方米的(de)桐(tong)材,已成為我(wo)國(guo)重要的(de)桐(tong)木(mu)生產(chan)基地(di)。蘭(lan)考(kao)泡(pao)桐(tong)加工的(de)桐(tong)木(mu)漆器,毛(mao)拼板等(deng)在(zai)日(ri)本(ben)享有盛譽,年創匯3000萬元。加工制作(zuo)的(de)琵琶、古箏等(deng)樂(le)器遠銷日(ri)本(ben)、美(mei)國(guo)、德國(guo)、加拿大、香港等(deng)國(guo)家和地(di)區,為國(guo)家做出(chu)了貢獻。
驗證碼:
匿名發表
出疆旅游電話:0991-2671000 0991-2310325 18999981856 | 新疆散客旅游電話:0991-2310325 18099695348 1899983279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