麗江--東竹林寺的靈光乍現
東竹林寺的靈光
我搭上了一輛滿身毛病的老爺車,在雨中走了很久,終于踉踉蹌蹌地到了50年代還跑馬幫的古驛站奔子欄。車從奔子欄開出30分鐘后,就遠遠地望見了東竹林寺。
寺院周圍散散地停留著一些穿紫紅袈裟的僧人,青燈黃卷之余坐在寺院周圍,看看公路上過往的汽車是他們主要的休閑方式。
身穿玫瑰色袈裟的青古活佛,當時就坐在路邊一根圓木頭上,氣質和旁邊幾個僧人明顯不同。“我就感覺這兩天會有遠方的客人來,沒想到是從這么遠的地方來的。”青古的普通話說得慢悠悠的,才20歲的他已出家10年了。待正式坐床后,他要到北京高級佛學院藏語系去學習。他說我是他認識的惟一的北京朋友。
趁著天色尚早,青古活佛首先帶我參觀了有400多年歷史的東竹林寺。
現在的東竹林寺是1986年重新修建的,位于德欽縣所屬奔子欄鄉書松村南面,其整體布局和松贊林寺一樣,建筑群落依山勢疊壘而上。主殿為四層土木結構,輝煌莊嚴,僧舍拱衛四周,有強烈的立體感和凝聚力。東竹林寺中還有很多稀世珍寶,尤其是一幅用五彩絲線精織而成的長達8.5米、寬5.2米的護法神像,每逢增值節都會展示出來,供香客觀瞻禮拜。
所謂增值節,就是東竹林寺極為隆重的傳統跳神大法會。法會期間,要進行盛大的宗教活動。屆時,各方面僧俗人士云集,場面蔚為壯觀。由于剛竣工不久,寺內大殿內的很多佛像和唐卡都是新的。順著又窄又陡的木梯走上二層,管家打開了一間緊鎖著的側室。
一進這間小經堂就覺得陰森森的,里面的佛像和唐卡等陳設都落滿了塵土。有兩幅唐卡好像特別重要,它們的絲綢蓋子密實地擋住了唐卡的內容,上面還搭著很多條哈達。
青古活佛說,這兩幅很神秘的唐卡已有幾百年歷史了,一般人是不能碰它們的,更不能掀開看,否則不是莫名其妙地死掉就是變瘋。從前有個導游悄悄掀開了一角,結果大殿的坐墊全都自己翻了個兒。
東竹林寺及附近沒有招待所和餐廳,管家就將我們安排在1997年剛圓寂的嘎達活佛的院子里。院里兩個大理白族的銀匠,正在為已經打制了好幾個月的靈塔進行最后地修整。
一切就序后,僧人們便齊心協力將靈塔一個部位、一個部位地抬下小樓。在大殿念經的僧人也陸續聚攏了來,每人手里還舉著一支燃燒著的香。靈塔的底部是個方形塔基,里面是空的。幾個僧人將嘎達活佛火化后出來的舍利子,用紙一粒一粒地包上,然后再粘在塔基的內壁上。前來朝拜的藏民和護送靈塔的僧人,便開始陸續向靈塔內部放一些錢和供品。
當時天空陰霾,我擔心在這昏暗的光線下,拍出的照片達不到好效果。僧人們將靈塔一層一層地組裝上,當開始將最后一件供品——一尊精致的銅佛像放入靈塔時,天空突然大亮,太陽像是從烏云中“蹦”出來似的,相機的自動測光表一下提高了兩檔。眾人們“嗡”地一聲抬起頭來,繼而又因為出現了這樣的祥光,而更虔誠地拜了下去。
麗江的奇石
到麗江一打聽,翁堆活佛的知名度還挺高。他是納西族人,老家中甸,父親是末代東巴王。而翁堆活佛的前世是在四川甘孜,是四川認定的活佛。由于麗江的藏傳佛教寺廟中沒有活佛,他就被請來統管麗江的文峰寺、玉峰寺、指云寺、普濟寺、福國寺五個藏傳佛教寺廟。
在白馬龍潭寺,我向工作人員打聽翁堆活佛。話音未落,只聽旁邊石凳上傳來洪鐘般的一聲:“我就是翁堆,哪個找我?”此時,翁堆活佛正坐在離我不遠的地方和幾個納西族弟子講著什么呢。顯然,我的到來打擾了他們。我正要道歉,翁堆活佛卻擺擺手說:“沒關系,我就是坐在這兒等你們呢。”很標準的普通話,聲音中還帶著共鳴,像背著音箱似的。
關鍵字: 文峰寺 竹林寺 舍利子 藏傳佛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