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的云南:兩千年滄桑云南驛
(一)彩云南現
中國34個省級行政區的名稱,最能給人以浪漫主義遐思的,無疑是“云南”。云,本是漂移無定,不可追尋的,那么云之南,又是何處?
云南,據說得名于漢武帝劉徹的一個夢。公元前120年(元狩三年)的某一天,他在夢中看到“彩云南現”的奇景。這位雄才大略氣吞寰宇的君主,其實是“西部大開發戰略”的發起人,我們今天搞西部大開發只是步他的后塵。三年前,出使西域的張騫回到長安,在考察報告中提及,曾于阿富汗、伊朗等國,見到蜀地出產的柞布和筇杖,當地老外說是通過身毒(印度)商人買來的。武帝便有了打通“蜀身毒道”,建立西南國際大通道的宏愿。于是派出使者,南抵滇池,得到“滇”部落的幫助,再往西行,卻遇到了“昆明(有的學者認為應該是昆彌)”部落的阻撓,雖已望見洱海上空的彩云,卻不得不半途而返。漢武帝對此自然是耿耿于懷。如今,夢見彩云南現,這是個吉兆,武帝決定啟動征服西南夷的計劃。
他在長安挖了一個很大的人工湖,叫做“昆明池”,打造樓船,操練水兵,準備出征西南。史書記載:昆明池,在長安西南,周回四十里。長期以來,人與自然斗爭不息,桑田變為滄海,滄海又化為桑田,現在早已不復存在了。據現代史學家考證,昆明池實際周長約17.6公里,面積約16.6平方公里,可算是天下第一人工湖。清代的乾隆皇帝,也是一個好大喜功的人,喜歡追求文治武功的自我滿足,在北京也挖了一個“昆明湖”,顯然就是抄襲了劉徹的創意,北京頤和園的昆明湖只有3300畝,大約2.2平方公里,自然是小巫見大巫了。
漢武帝劉徹的這個計劃,進展有些緩慢。一直到10年之后,也就是公元前109年,才發巴蜀之兵,平服夜郎、滇中等地,滇王降服,漢廷賜予“滇王之印”,在滇國故地設置益州郡,郡政府所在地是現今滇池邊的晉寧縣。1956年,在晉寧石寨山出土滇王金印,證實史載非虛。益州郡下轄24縣,“云南”就是其中的一個縣。當時的云南縣,就設在13年前那些使者們遇到土著部落的阻撓,望彩云而返的地方,也就是今天的云南驛。
現在,云南驛是祥云縣的一個鄉鎮,人們稱之為“小云南”,有居民四千多人。北面與320國道相連,南與楚大高速公路毗鄰,東距昆明260公里,車程約三小時;西至大理80公里,至祥云縣城19公里,交通便利。從漢代的云南縣,到三國時代的云南郡,南詔的軍事重鎮,宋與大理國的茶馬互市,元明清三代的云南驛,直至抗戰時期的滇緬公路與駝峰航線,……茶馬古道的馬蹄聲,滇緬抗戰的英雄淚,兩千多年的興衰跌宕、風雨雞鳴,這個小小的云南驛,承載了太多太多的滄桑記憶。
(二)漢唐風煙
及至東漢末年,群雄割據,進而魏、蜀、吳三國鼎立。云南豪強大姓在選擇歸屬上的分歧,出現了投蜀和投吳兩派,南中諸郡叛亂,蜀國后方不穩。公元225年,蜀漢丞相諸葛亮統三路大軍親征云南,“不以力制,而取其心服”,收服豪強,安定南中。諸葛亮把南中五郡調整為七郡,劃出弄棟(姚安),葉榆(大
關鍵字: 云南驛 人工湖 昆明湖 祥云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