傣族潑水節
傣族潑水節
傣族潑水節
潑水節是傣族最隆重的節日,也是云南少數民族節日中影響面最大,參加人數最多的節日。潑水節是傣歷新年,相當于公歷的四月中旬,節日一般持續3至7天。第一天傣語叫“麥日”,與農歷的除夕相似;第二天傣語叫“惱日”(空日);第三天是新年,叫“叭網瑪”,竟為歲首,人們把這一天視為最美好,最吉祥的日子。節日清晨,傣族男女老少就穿上節日盛裝,挑著清水,先到佛寺浴佛,然后就開始互相潑水,互祝吉祥、幸福、健康。人們一邊翩翩起舞,一邊呼喊“水!水!水!”,鼓鑼之聲響徹云霄,祝福的水花到處飛濺,場面十分壯觀。
而我們是4月14日從建水出發,經石屏、元江、寧洱(原稱普洱縣)到思茅,行車11個小時,票價89元/人,這樣走到版納,路要遠一點,但人就少受顛簸之苦,入住思茅工商賓館,30元/人,第二天( 4月15日),從思茅(現在稱普洱市)約2小時趕到景洪,到達時已是上午11點(也就是節日的第三天),潑水節的活動正在進行中。一進入市區,駕駛員要我們關上車窗,以防水潑進車來,我們都懷著激動的心情努力地朝窗外搜索,想盡力一睹這壯觀的民族風情。哦,原來,人行道上的行人舉著各式大型水槍,相互對射,街上跑著裝水的車輛,上面的男女用各式塑料盆、塑料桶,一盆盆、一桶桶地把水潑向地面的行人,地面上的人們也用一盆盆水進行回擊,有時,突然從樓頂飛下一盆水,直淋得你睜不開眼,整個城市的大街小巷都處飛揚著祝福吉祥的水花、人們處在熱烈的、幸福的歡笑中。車到站后,我們不敢出站,怕淋濕了沒衣服換,我更是擔心的我相機,怕被淋濕,損失就大了,所以,大家就在車站里找了一個旅店住下,也不敢上街,只在街邊搶拍幾張相片,直到下午五點才走上街,在廣場看到水池里的水幾乎被潑完了,到處是大片的積水,可以想象,當時潑水的烈場面是何等熱烈和壯觀,因為怕淋濕沒有參與,事后想起來,確實是一件終身憾事。
(圖一)
(圖二)
(圖三)
(圖四)
關鍵字: 傣族 塑料桶 塑料盆 大街小巷 潑水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