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古道之旅——登雞足山
轉載
五月一日,天氣酷熱。中午我們到達賓川縣城的時候,氣溫已經升至三十度以上。這雖怪罪于賓川海拔較低,且是平緩的盆地地形,但與數日前在劍川縣的挨冷受凍相比,感于云南地形、氣候的變幻殊異。
下午去南十多公里的州城古鎮游覽。州城的幾處古跡都未得到妥善的保護,象南薰橋橋下垃圾成堆,筆山書院作了賓川一中的校舍,令人搖頭。據說保存完整的文武廟,因為今天是五一勞動節守值人回家,吃了個閉門羹。
次日清早,我們坐車前往雞足山。
雞足山是云南第一的佛教名山,供奉釋迦牟尼座下首徒的迦葉尊者。相傳迦葉尊者來雞足山傳佛教,最后坐化于雞足山天柱峰下華首門。幾千年來開枝散葉,雞足山佛教盛行。尤其在清朝末年,禪宗的虛云大和尚修建祝圣寺,中興雞足山佛教圣地,至今幾可與中國四大佛教名山媲美。只是由于地處偏遠,影響力不及四大佛教名山,但在云南卻擁有不計其數的香客信徒。
回想八年前我來到大理蒼山旅行的時候,遇見一位廣東女孩,相互聊天談起她曾去過的佛教名山雞足山,已經心生向往。我當時無法多出去雞足山的兩天行程,于是發愿一定會有再來到大理州的那一天。現在終于如愿,不禁心潮起伏。
到達雞足山山腳的“靈山一會”牌坊,在這里購買門票。因為是“五一”假期的第二天,游客人山人海。不過進入山門之后有所分流,一些人群尤其是跟團游客,選擇了騎馬上山。我和阿雯自然是徒步登山,事先帶好了充足的水和干糧。
登山步道幾乎始終在森林地帶穿行,沿途密林遮日,繁花似錦,體現了我所熱愛的南國山岳的繁茂峻秀。溪水也為數眾多,從身邊的溝渠流過,發出愉悅的聲響。一路上遇見不少下山的游客,多為上了年紀的老人,隨身帶著敬香留念的布袋,其中竟也有上海人。他們應該是昨天上山,夜宿在山頂的虔誠信徒。
雞足山的登山之旅也是個朝拜的過程,眾多的寺廟古庵星羅棋布在山的各處。經過的第一座寺廟是慧燈庵,從這里可以仰望金頂的佛塔,在高原明凈的天空中熠熠生輝。
過慧燈庵,山道漸垂直往上,缺少喬木的遮擋,太陽直射在裸露的巖石上。我們開始氣喘流汗,幸好我們不趕時間,可以從容地停停走走。不多久見到了恐怖的連續一百多級陡峭臺階,攀登上去后到達迦葉殿。迦葉殿又名迦葉道場,是雞足山最古老的寺廟,始建于南詔時期,顧名思義是紀念在此布道然后成佛的開山始祖迦葉尊者。迦葉殿的山門前站立兩座密宗的金剛像,左為執金剛,右為密跡金剛,皆作橫眉怒目威嚴之狀,似乎在注視和激勵著以嚴厲精神為本的修行。山門殿中的四大天王倒是與他處的寺廟不同,一個個慈眉善目,象是要承受人們內心的悲苦,寬宥人們的罪過。再穿過擁有十一面觀音像的觀音殿,在煙霧繚繞的迦葉正殿中見到了披發的迦葉佛像。迦葉佛像的威儀,與正殿的宏大建筑規模,顯得十分協調而充實。
前行經山間一村落,有很多面向游客的小飯館,價錢自然不會很公道。我們打聽下來已經走了一半多路,于是休息了一會,用水和干糧果腹,然而還不解饞,又買了路邊的燒烤吃。此處的烤玉米滋味不錯。
繼續爬山,到達銅瓦殿,建在懸崖之上。從殿偏門出,沿絕壁小徑至懸掛著五色經幡的華首門。迦葉尊者正是在華首門成佛入定,靜靜等待彌勒菩薩的出世。這里的峭壁上種植著很多桃樹,一大群緋紅色盛開的桃花象蝴蝶張開著翅膀,一只只蜜蜂在花蕊上駐足、取蜜。阿雯興致勃勃地拍了不少照片,還拉著我在桃花叢中合影。
華首門并不在游客步道的主線,我們正要走回頭路,發現有條筆直向上的羊腸小道,路標指向金頂。我們毫不猶豫地沿著這條路走,攀越實際上是陡峭懸崖的不規則石階和石縫,總算是有驚無險地回到了主步道。再往前,見到從巖壁中不斷滲水的白龍古井,信徒們排著隊伍,依次念佛取水飲下。
關鍵字: 佛教名山 慈眉善目 觀音殿 雞足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