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行——憶建水燕子洞
最近看《春城晚報》的時候上面提到了中國著名古洞——云南建水的燕子洞,這張報紙讓我不得不又重新回憶起那幽深、玄妙、離奇的燕子洞來。記得那次是我和表哥4月份從中國錫都——個舊駛發的,雖說已經過去很長一段時間,但那窒息的美景卻時常浮現在我的眼前令人難以忘懷。因為燕子洞實在是太美了,太神奇了。
燕子洞位于滇南紅河州的建水縣鏡內,距昆明市區約有200多公里,是云南著名的風景名勝區之一。探尋過無數的溶巖古洞,建水的燕子洞是最具特色的。它由自然林地、旱洞、水洞三大部門構成,因洞內外徒俏的巖壁上棲息著數萬只白腰雨燕而得名。進入燕子洞門票需50元,如果不想進去也可以在外面寬敞的自然林地里休息(探洞是我的一大愛好,必去,呵呵。)
自然林地有許多高大粗壯的雪松、云南松、柏樹、銀杏等古樹名木和奇花異草。那兒是鳥兒的樂園,它們飛逐在樹梢與天際之間,時常發出動人的音律,讓寂靜的森林更添幾分生趣;那兒也是松鼠的天堂,它們嬉戲于松枝樹干之上,時而追逐打鬧,時而蹲足觀望。面對圍觀的游人,它們卻表現得異常的興奮,圓溜溜的黑眼珠死死地盯著游人手中的食物,一只爪子還不停地前后晃動著,那種垂涎欲滴渴求食物的樣子別提多可愛啦。在這里,人與動物和諧相處的一幕得到了充分體現;在這里,人與自然的距離更加的貼近更加的親和,這里不僅是動植物的天堂同樣也是那些熱愛大自然、尊重大自然——人類的樂園。
請了當地導游小姐陪我一起進入燕子洞,她是一位地道的彝族人(建水縣屬彝族聚集地)黑黑的皮膚,大大的眼,纖細的身材套上那件繡著花紋的藍色彝族服飾特別的靚麗,可愛。“你好,我叫阿盧,歡迎參觀燕子洞,聽你的口音是重慶人吧……”,她很有禮貌地作自我介紹并滔滔不絕地與我攀談起來,(談話中得知,她是在重慶旅游學校畢業的,難怪知道我是重慶人。)閑談中不知不覺地我們來到了旱洞。
旱洞徑深不是很長,大約500米左右,洞中曲曲折折,高低不一,是一個彼具道家特色的巖洞,(四川的道士段正罡曾在此修理)其中洞壁上留有古人眾多的詩文碑刻與摩崖石刻,其洞廳石殿、石臺傍山依勢自成一體。石殿內塑有眾多神像,個個面目猙獰,威風十足,此洞四季香火鼎勝,前來上香乞福的人樂意不絕。
出得旱洞眼前緩緩地呈現出一個巨大的溶洞,這就是燕子洞。其洞口高約50多米,寬約30米,它仿佛就象一扇巨大的門等待我推開一探其究竟。洞口四周石墁低垂,石簾相依密密麻麻地分布著形態各異的鐘乳石,數千只白腰雨燕在洞口來回飛行穿梭,好不熱鬧。(阿盧介紹說白腰雨燕是建水特有的燕種,它們幾乎一生中都在飛行,除了回窩以外,落腳次數相當的少,由于長期演變的結果白腰雨燕的腳已經退化了。現在的燕子幾乎都飛出去覓食了,所以看到的只是少的,只有晚上六、七點鐘返巢的時候,白腰雨燕聚集數量可數萬只之多。萬燕回巢,唰唰……如萬箭齊發,燕聲與洞底陰河流出的水聲交織在一起,演奏出了一首獨有的溶洞交響曲。)
關鍵字: 彝族人 重慶人 重慶旅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