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越鐵路逝去的生命—開遠洋人墳(上)
2009.12.23 第9天
1906年的米軌
進入時光隧道
回家
費宣的身影
今天一天下來還真累的不行,感覺我們的體力還真是大不如前了。呵呵!不過還是要加油前進。
早上從打兔寨出發,經過了十里村站,我們到了當年滇越鐵路上的一個大站——開遠站。到了開遠,開遠市市長李存貴和開遠市宣傳部部長宋文一行為我們舉行了一個歡迎儀式,很多媒體也都來了,開遠的媒體朋友們熱情的“迎接”了我們,她們都上前來采訪,問了很多關于滇越鐵路的事情,也問了很多關于我們一路徒步考察的故事。
我們與市長和宣傳部部長交流了很多開發滇越鐵路的經驗。市長告訴我們開遠以前很小,可在歷史的車輪下得到了很大的發展,它可以說是一個火車拉來的城市。他還說滇越鐵路通車后,極大地刺激了開遠的經濟發展。開遠人也很自然的接受了許多新事物:婚俗方面,在滇越鐵路開通之前,開遠人的婚禮都依舊俗,穿戴鳳冠霞帔、跨馬乘轎、行拜堂成親禮等,但滇越鐵路開通后,也開始穿西式婚紗,舉辦婚禮;建房方面,洋式建筑在設計上有更科學、合理之處,開遠老百姓就仿照這些建筑,從自己房屋的采光、建材上開始改變建筑形式;穿戴方面,少數民族的雞冠帽造價昂貴,不少人將其換成了外來的毛巾作為配飾;體育方面,法國、越南人在開遠開展足球比賽,把足球運動傳到了開遠;精神文化生活方面,隨滇越鐵路而來的法國人在開遠修建俱樂部,到周末開舞會,跳交誼舞,這些都影響著開遠人的生活。最后,市長還要求我們為開遠做一些旅游規劃的項目。
隊員們抵達開遠
開遠市市長李存貴為本次活動簽名
隊員們給開遠市宣傳部部長宋文展示100年前關于滇越鐵路的圖片
隊員們與開遠市宣傳部部長宋文交流開發滇越鐵路的經驗
正因為有了鐵路,開遠才會有今天的繁榮,這幾乎是每一個開遠人的共識。上了年紀的老人懷念著開遠站曾經熙熙攘攘的繁榮歲月。
由于位于滇越鐵路的中段,開遠曾經是修建滇越線時最大的補給和醫療中心。開遠火車站附近的法式建筑群里,有幾間正是當年的醫務所和病房。當時在這條鐵路上患傷病的外國人都是送到這里來醫治的。畢竟由于條件和資源的限制,最終不治的比例相當高,因此在開遠解放軍化肥廠里留有一座2790平方米的墓地,被當地百姓稱為“洋人墳”。據記載,墓地內剩下的唯一一塊法國人墓碑長約1米、寬約40厘米,碑上刻著的法文是:瑪麗·路易斯·若奈姆夫人,日期為1929年2月。這位女士從何而來,因何而來,已無從查考,唯一可以確認的是,她將永遠屬于這里,而墓地則成了一個異鄉孤魂的永恒歸宿。墓地的草木下還有多個墳墓,這些墳墓屬于修建滇越鐵路的管理者。在修筑滇越鐵路的過程中,除數萬名勞工獻身外,還死了80名“領導人員”,幾乎都是法國人,死后主要葬在開遠、芷村等地的鐵路邊上。
關鍵字: 宣傳部 建筑群 開遠市 法國人 火車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