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龍河谷里的別樣風情
每年11月間,十幾米厚的積雪把一切住處都阻隔在雪山之外,獨龍河谷成為一個與世隔絕的地方,只有到來年8月冰雪消融的時候,才是河谷最熱鬧的季節。
獨龍河谷——一個遙遠而神秘的河谷,位于云南省的西北角,境內最高海拔4963米,最低海拔1000米。峽谷中保留著完好的原始生態環境,蘊藏有豐富的自然資源,其中有扭角羚、金絲猴、小熊貓及紅豆杉、董棕、珙桐等珍稀動植物。
每年八、九月份,是河谷里最美的季節。山坡上的蕎麥穗開始泛紅,枝枯葉黃的包谷和一些叫不出名字的莊稼與野花樹草雜錯在一起,參差不齊地分布在山谷中。馬幫從河谷穿過,馬鈴喚醒林棲的百鳥,清風吹拂,紅浪滔滔,綠潮起伏,我仿佛走進了三維外的另一世界。而那千古奔流的獨龍江水,則用一種雄渾壯美的音響,渲染著這個遠離塵囂的世界。
獨龍江發源于西藏察隅,在云南由北向南蜿蜒150公里后,向西告別國門,注入緬甸的恩梅開江。獨龍江奔流在山谷之間,它的東岸有海拔4000多米的高黎貢山,西岸是作為中緬分界的海拔5000多米的擔打力卡山。東西兩岸的獨龍寨人們“隔岸談話聽得見,見面握手走三天”,這絕不夸張,有的地方哪怕走十天也難握手言歡。而且江水湍急,暗礁橫斜,渡船是不可能的,于是人們只有“飛”過峽谷,才能不斷絕兩岸間的聯系。
有人親眼見過,獨龍族人真的能“飛”過峽谷,而且還有多種“飛”法。第一種被人們稱為吊橋,獨龍族人無論背多少東西,無論白天黑夜都能從“吊橋”飛身過江,動作輕盈,如履平地。
另一種過江的方法就是溜索。其實,無論是走吊橋還是溜索都是十分危險的,但生存的力量使獨龍人練就了特技,所以沿獨龍江旅行,單是看獨龍人過江就可讓人感到莫大的滿足。
獨龍河谷里的女孩長到十二三歲,就需紋面。而且在江的上、下游,紋面的部位與形狀都有較大的區別。下游地區大多只紋嘴唇下部的下巴部分,形狀像男人的胡須,上游地區則從額頭起,面紋布滿臉部。
獨龍人對紋面的說法是眾說不一。有的認為紋面是美的象征;有的認為可以避邪;有的認為是家族或部落的標志;還有的認為是為防止北方察瓦龍藏族土司搶逼獨龍女。現今,獨龍姑娘都不再紋面了,要紋也是三十歲以后的事了。
“卡雀哇”過年節,是獨龍族最隆重的節日,這一天獨龍寨人要舉行“剽牛祭天”的重大活動。一大早,人們就會從四面八方趕到寨子中心的一塊平地上,那頭將被祭天的黑牛,已被婦女們打扮得非常漂亮,然后由村里的長者牽著它開始繞房轉圈。而這時鑼鼓敲響,舞步邁開,人們用歌聲與舞姿頌揚黑牛。他們唱到:“祭天神的牛啊!這是你的光榮,你為我們獻身給天神,保佑我們的安康!”
被選來殺牛的人必須是寨中最有威望的老人,一般選兩位,負責把長矛從兩側刺入牛的胸膛。待牛死后,人們平均分配了牛肉,并再次請求牛的諒解。然后殺牛者之一的老人背起牛頭,跳起牛頭舞。
人們的激情也再次被點燃起來,于是鑼鼓又再響起。那雄渾的聲音,映著獨龍河水的嘶鳴,回旋在河谷間,顯得滄桑、豪放、大氣。這其中似乎還有一種悲愴,悠悠地在這遠古的聲音里逸動。
關鍵字: 云南省 獨龍河谷 積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