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昌族阿露窩羅節
節日的前夕,各村各寨都要用竹木搭起一座4米見方的窩羅臺坊,中間立兩塊牌坊,上繪日、月、星圖案,下繪阿昌族男女彩像,象征兩位始祖。牌坊頂端聳立一把巨大的木刻滿弦弓箭,表示先祖射落假太陽的那把神箭。隆重的祭祖儀式由德高望重的“活袍”主持。他會高唱起本民族的神話史詩《遮帕麻和遮米麻》,祝贊這兩位始祖的豐功偉績。
接著,人們跟著“活袍”,圍繞著窩羅神臺唱起古樸原始的窩羅調,跳起以“太陽”“月亮”等自然景觀為舞蹈造型的窩羅舞,載歌載舞,通宵達旦。除了歌舞,節日期間還進行武術、對歌、秋千、春等豐富多彩的文化娛樂活動。整個節日洋溢著一派虔誠、歡樂、祥和的氣氛。每年農歷的二月初四是阿昌族傳統的重要節日--窩羅節。在阿昌語中,“窩羅”是“在屋旁歡樂”的意思。相傳,這一節日是為紀念傳說中的創世始祖遮帕麻和遮米麻而舉行的。
關鍵字: 活袍 窩羅臺坊 阿昌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