佤族文化保護區
西盟是一個以佤族為主、并有拉祜族、傣族等多種少數民族聚居的邊疆民族自治縣,是全國僅有的兩個佤族自治縣之一。據中國社科院《中國少數民族現狀調查研究叢書》記載:“佤山中心地區,以西盟為主,包括瀾滄的雪林、滄源的單甲、孟連的佤族。建國時,其他地區的佤族同胞已發展到封建領主化,中心地區的社會型態仍處于原始社會末期,奴隸社會初期,沿襲著“刀耕火種、“刻木記事、“有酒大家喝、有飯大家吃的原始共產主義的生產、生活方式。至今,還能見到這種生產生活方式的痕跡,這在全世界不是絕無僅有,也是為數不多的。
西盟至今仍保留有佤族部落獨特的民居和生產生活習俗;有原始的制陶、樂器、繪畫、織染;有豐富多彩的民間傳奇故事和民間歌舞。當年楊正仁先生正是受西盟佤族“白鷴鳥調子的啟發,創作出《阿佤人民唱新歌》這首曾經唱遍大江南北會炙人口的歌曲。
保護區內圣山、神谷、飛瀑、龍潭和龍摩爺;甩發舞、剽牛祭祀、拉木鼓等為你呈現出神秘、優美的自然風光和古補、獨特的民族文化,加之阿佤奔放的豪情和原始公平的價值理念,最能滿足當今人們回歸人類初源的心理需求。
佤族素有“東方印第安人之稱,歷盡千百年滄桑瀝煉而成的阿佤文化,是世界民族文化之林中罕見的奇葩。因此,西盟被譽為“阿佤文化的好來塢、人類發展的活化石、歷史文明的博物館。西盟是民族的、中國的、更是世界的!
關鍵字: 佤族 少數民族 民族文化 自治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