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允緬寺
廣允緬寺位于滄源縣城勐董大街北側高地上,俗稱學堂緬寺,為南傳佛教建筑。為國家及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建于清代道光年間,是云南省民族地區南傳上座部佛教現存建筑中保存較為完整、歷史較長、藝術價值較高的一座緬寺,基本保持了原狀。
廣允緬寺占地面積2193平方米,系一三重檐建筑予一四形亭閣組紀念品建筑, 現存主殿建于高0.5~1.5米的基座上,面闊14.8米,進深14.8米,為穿斗式木架結構,由一圍廊式歇山頂三重檐殿堂與四方型五重檐亭閣組合而成。亭閣作重檐歇山頂,檐下飾斗拱,五重上挑,拱部雕房云紋。大殿作三重檐晚歇山式木結構建筑,第三層檐下側面和后背形成殿堂四周的圍廊。
殿堂門窗作透雕裝飾,梁枋門柱遍飾漏印的金水圖案,技藝精湛,是傣族的傳統工藝。 殿內墻面繪有10幅彩色壁畫。殿堂內外墻壁及藻井均繪有彩畫,長方形佛殿、六方形念經桌、蠟燭臺、大木鼓等。現保存較為完好的最大殿內墻面的10幢壁畫,共48平方米,內容為佛教故事及當地社會風俗人物畫。為第三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亭閣前方兩根紅色木柱上倒懸的木雕巨龍甚是壯觀,堪稱木雕藝術的精品。廣允緬寺集建筑、雕刻、繪畫為一體,實屬具有極高藝術價值的古代建筑,也是邊疆各族人民文化交流的物證。
關鍵字: 人物畫 古代建筑 文化交流 文物保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