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鐘山石窟
石鐘山石窟坐落在劍川縣城西南25公里處的石寶山,山上有一高峰,峰上有一大塊紅砂石形如鐘而得名石鐘山。 石鐘山上有三區石窟群石鐘寺區八窟,獅子關區三窟,沙登村區六窟,三個區域共造像139尊。這些石像,均雕刻在紅砂石上,以南詔國的發展歷史為主要內容,構造了一幅生動的南詔歷史畫卷。在南詔200多年的歷史中,功績特別顯著的3位王者在石窟中均有雕像。
石鐘山石窟的開造年代,上迄南詔(唐),至大理國(宋),至今已有1000多年的歷史,是云南最早的石窟,這一石窟群所具有的歷史、科學和藝術價值,已被越來越多的的人所重視,特別是那座中國唯一的女性殖器(白族語叫阿盎白)雕塑,竟然出現在以佛像、王者雕像群中,引起了有關學者專家的極大關注。有人說是少數民族地區性崇拜的產物;有人說是女性求子的崇拜物;眾說紛紜。但不管怎樣,quot;阿盎白quot;被白族群眾所崇拜則是事實。1961年3月,國務院公布石鐘山石窟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關鍵字: 云南 國務院 文物保護 石鐘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