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廊
雙廊在洱源縣的東南和洱海的東岸,古名拴廊,一名良甸村。雙廊南有長約7公里的弧形海岸,名蓮花曲,北有長約5公里的弧形海灣,稱羅蒔曲,二典形如兩條長廊,是洱海著名的九曲中的二曲。洱海中有風光秀麗的工幾島(天生營)。
金梭島,二島猶如浮在水面的一對鴛鴦;拴在兩廊之間的儷玲峰下,將居住在二曲之間的青山、蓮花曲、長育、大建旁、島嶼旁、天生營、康海、良甸村(今雙廊)、伙山等9個自然村均拴在廊內,故稱拴廊。又因為“二曲、“二島均為“雙,清代以后將拴廊改為雙廊。
在雙廊西有天生營小島,與南面的金梭島南北相對,稱姊妹島,昔上有玉幾庵,故又稱王幾島。清咸豐年間,回族杜文秀起義軍在島上建水兵營,因取名天生營,有長堤與廊相通。杜文秀曾在天生營王波閣門上題“王波閣匾額和“洱海有蓬萊,營號天生,三千溺水誰飛渡;雞山臨島嶼,人當海上,十萬雄兵難進攻的木刻對聯。
金梭島形似織梭鑲入洱海,島下溶洞多處,大者可人舟,稱島中海,四周岣巖聳立,海浪拍岸,飛珠濺玉。兩島天然的自然風光為洱海之最,是大理蒼洱風景名勝區的主要景區。
關鍵字: 名勝區 洱源縣 自然村 自然風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