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鐘山
金鐘山位于會澤縣城南面,與縣城緊緊相連。因其狀如鐘而得名。金鐘山素有“金鐘夕照之稱,是會澤(舊稱東川)有名的十景之一。清晨,當會澤縣城還籠罩在霧靄中的時候,金鐘山已迎來了萬道金光。遠遠一看,猶如矗立在煙云彌漫的大海中的一個島嶼,別有一番情趣,令人陶醉。游人若在此時登上山巔,觀賞日出,更是云蒸霞蔚,猶入仙境一般。一輪朝陽,冉冉升起,在霧靄的籠罩下,其姿態宛如仙女浴畢,披紗而出,輕飄逸然,美不勝收。 由于金鐘山有著如此迷人的魅力,人們多愿到此游覽。
(每年農歷二月初二日,成了會澤人民游山的傳統佳節。)為了紀念文昌伏龍、為民除害之善舉,在清雍正未年或乾隆初期,人們捐銀獻款,在山顛上建蓋了文昌宮。并且建蓋了魁閣、戲臺、對廳、書房、大殿和小花園等。繼乾隆之后,在嘉慶、道光、咸豐和光緒年間均有人捐款修茸文昌宮。咸豐四年,在文昌宮東北側,又興建了結構堅實,變化多姿的一座碑坊。正面上書“登峰造極,背面又書“珠星朗耀,皆為紅底金字,宏偉壯觀,頗具神韻。從山腳到山頂,有大理石坎729級,又因文昌以“七曲相稱,故石坎所向,也轉了七個彎拐,宛如一條巨龍,擺動著身軀,直抵山巔。 會澤人把金鐘山視為福地。兩百多年前就在山上植樹造林,此后精心管理,不許砍伐。現在均已成材,且生形獨特,一棵棵宛如皤龍,使得金鐘山更加蔥綠、秀麗。金鐘山自1981年春節修復開放后,到山上游玩的人絡繹不絕。
關鍵字: 會澤縣 文昌宮 金鐘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