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臺山溶洞
天臺山溶洞天臺山溶洞被人們稱為“云南第一洞,其特點是洞中有洞、洞中有山,洞中有泉、洞中有林、洞中有天。
該洞地層為下二迭系棲霞茅口組灰巖,成洞年代距今約為2.8億年,山洞面水臨山,距洞面積200米處,是一條清澈蜿蜒的小河,洞口于一座小山山腰上,山頂有一古廟,小河邊就是公路,交通便利,已架通電纜,且附近有一集鎮,已具備服務基礎。
此洞分上、中、下三層,總高差88.4米,為天然彩色石洞,上層為淡紅色,下層為淡綠色,中層為淡黃色,洞內詭奇多端,神秘莫測,先要半臥半蹲才能進洞,走上一段路后,豁然開朗,面前呈現一個寬敞的大廳,再進時聞流水沽沽有聲,原來是一條暗河,沿河行走,鐘乳石形成欄桿,欄桿上各種奇形怪狀的圖象,儀態萬千,晶瑩奪目,走在當中若置身神話世界,讓人浮想連翩。
陰河盡頭有一“高山在洞內拔地而起,山頂上端坐著一位維妙維肖的彌勒佛,若不仔細端詳會以為出自雕塑家之手筆,更為奇特的是從“山腳至“山頂,有許多人形石頭,躬身曲背正在登山,有的背上背著東西,有的頭上戴著帽子,還有一位婦女手中牽著孩子仿佛是去朝拜,形象生動,呼之欲出,參觀者嘆為觀止。
繞過“山去,一片石林從人們面前延伸開去,粗細不一的石柱密密麻麻,盤根錯節,仿佛進入熱帶雨林,人們只有側身滑過,林內有幾條小溪曲曲折折地潛入暗河中,水鳴之聲如環佩叮當作響,十分悅耳.
關鍵字: 云南 山溶洞 旅游景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