瘦石山摩崖
瘦石山摩崖,是清光緒二十七年(公元1901年辛丑)至三十一年(公元1905年乙已)之間,龍安詩文石刻的記載。
當地豪紳陸盛田,名永豐,字以行,為隴氏所生。青年時代,于清同治年間,被云南布政使岑毓英、鎮雄知州李正忠調集鎮壓陶三春起義,“而建蠻之勛(墓志語)、清政府賞予頂戴藍翎,從此他便產生有做官的思想。陸盛田等人乘機趕去京都勤見蒙難后的皇上和老佛爺。黃萬春贈瘦石山摩崖《詩畫》說:“光緒任寅新秋,勤光之日偶晤盛田老哥別駕大人。并祝賀陸盛田“此次奉繳至黔應,又負蒼生霖雨之望也。還賦詩稱道:“士龍本為龍,才望資文武;有似葛被枝,飛騰即為雨。然后和黃萬春“并駕出都,同至海上游覽月余。
鑒別索畫,因題為贈,即三正竹篁。這便是《詩畫》的由來。當陸盛田春風得意,正等候升官的任命書時,沒料皇上“分發黔省,飭返貴陽,只期驥立可展,誰想到任無期。于是請差為故,修建宮室,種竹栽花唯有賦閑,約詩友,幕僚題詩、贈畫、贈言,鐫刻于別墅后的瘦石山上。這就是瘦石山摩崖石刻的由來。
瘦石山位于今龍安鄉政府(原陸盛田別墅,后幾經翻修其原貌今已全非)后,山體座西北,向東南,屬龍安鄉的中心地段。由多形怪異的天然石灰巖石組成,風景秀麗迷人,當年陸盛田就其自然形成之奇峰異石上與友人存詩留畫,先后留下摩崖石刻十余幅,字跡古樸、清新,有較高的書法藝術價值。反映了古代彝族對漢文化的精深研究。
龍安瘦石山摩崖文物保護點“四有工作完備,四至界線清楚,總體保護范圍80余畝,詩詞中記載的地理環境,山水風光自然景色,為今天研究自然生態變化提供了不可多得的依據,是彝良境內古代摩崖石刻唯一的民族文化遺存。有較高的藝術價值和科學價值,其歷史內涵對研究地方文化、生態變化實屬不可多得的歷史佐證。
關鍵字: 云南 旅游景點 瘦石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