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渡古鎮
千年風雨,使這座古鎮歷經滄桑;萬般奇跡,讓這些國寶重現輝煌。古時官渡人,用糯米飯拌泥在螺螄殼堆上建起重達1350噸的“金剛塔。現代官渡人,用科技手段搶救國寶古跡,恢復勾勒了“古渡漁燈、螺峰疊翠、月映月臺、杏圃牧羊的古典人文風韻。 官渡古鎮古稱“蝸洞,歷史悠久,是昆明歷史文化保護的重要組成部分,鎮內分布著較多的古建筑、佛寺、閣樓、廟宇、俗稱“六寺、七閣、八廟,現有國家、省、市、區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0余處。
官渡古鎮歷史悠久,是滇文化的發祥地之一,南詔大理國時期,已是滇池東北岸一大集鎮和交通要沖。4000多年前就有人居住,因臨近滇池,先人們以捕食螺螄為生,長久以往,螺螄殼堆積如山,古稱“渦洞,現存的許多古建筑就建在這一新石器時代貝丘文化遺址上。宋以前設渡口,漁舟及過往的官船都在此停靠,又改坐轎或騎馬過狀員樓入昆明城。因此得名“官渡。元代與昆明同設縣,明清時期已成為商業,手工業發達的集鎮。
官渡八景中的“古渡漁燈古時滇池東岸,一到晚上標桿上紅燈籠高掛,船只燈光齊明,猶如星光點點布滿渡口,奇麗無比。“螺峰疊翠螺峰山頂上建有法定寺,周圍柏樹成林,枝葉茂盛,成了白鷺、鴉鵲群鳥棲息場所,境地幽靜,層層疊翠,一年四季景色誘人。
古鎮修復即將竣工,經過兩年多的艱苦努力,數百名古建筑修建工匠們精心打造,做出了“修舊如舊、恢復原貌的效果,實現了省、市政府和文物管理部門的嚴格要求,要保持修復后的官渡古鎮古韻猶存、古貌依舊。
關鍵字: 云南 同設 旅游景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