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通市旅游概況
昭通市位于云南省東北部,地處滇、川、黔三省結合部,幅員2.3萬平方公里。2001年8月撤地設市,轄1區10縣172個鄉鎮(辦事處)。2004年末總人口524萬人,有彝、苗、回等23個少數民族52萬人。
歷史悠久,人杰地靈。昭通古稱“朱提”、“烏蒙”,自秦開“五尺道”、漢筑“南夷道”后,便成為中原文化傳入云南的重要通道,是早期云南文化的三大發祥地之一,為我國“南絲綢之路”的要沖。近現代以來,這里曾誕生和哺育了一大批杰出人才。1935年中國工農紅軍長征途經昭通,中共中央在威信召開了具有重要歷史意義的“扎西會議”,在中國革命史上寫下了光輝的一頁。
早在10萬年前人類就在這塊土地上繁衍生息,自秦開“五尺道”,漢修“南夷道”后,昭通便成為中原文化傳入云南的重要通道,經濟、文化比較發達,是早期云南文化的三大發祥地之一,為我國著名的“陸上南絲綢之路”的要沖和云、貴、川三省經濟、文化交匯重地。在歷史上為加強中原與云南的聯系,為西南地區的開發和繁榮起過重要的作用。
昭通開發歷史悠久,古人創造了燦爛的朱提文化,留下許多名勝古跡,再加上特殊的地形地貌,形成特色鮮明的風景旅游資源。人文景觀有: 我國南方絲綢之路的“五尺道”;唐代袁滋奉使云南冊封南詔王時題記的“摩巖”;位于湍急江邊峭壁的“人懸棺”;大型新石器時代的出土文物遺址;具蘇州園林風韻,亭臺樓閣與水相映的“清官亭”;愛國將領龍云、盧漢故居及羅炳輝將軍的紀念館等。自然景觀有眾多瀑布從懸巖峭壁上直瀉而下;有與燕子洞、阿盧古洞媲美的石灰巖溶洞“青龍洞”;有垂直落差65米、寬20余米與貴州黃果樹瀑布同樣壯觀的“標水巖”大瀑布;有集瀑布群、美麗壯觀的百川掛巖、水簾長廊于一體的“黃連河”自然風景區等等。
區位特殊,地處要沖。昭通素有“咽喉西蜀,鎖鑰南滇”之稱,處于昆明、成都、貴陽、重慶等中心城市經濟社會發展輻射的交匯點,位于國家規劃的“攀西——六盤水經濟開發區”腹心地帶,是云南的北大門和滇、川、黔三省經濟、文化的交匯重地。隨著內昆鐵路的建成通車,由公路、鐵路、航空、水運組成的立體交通網絡已具雛形。
地形復雜,氣候多樣。昭通居于云嶺高原與四川盆地的結合部,屬典型的山地構造地形,山高谷深,海拔高差大,最高海拔4040米(巧家縣藥山),最低海拔267米(水富縣滾坎壩)。氣候屬亞熱帶、暖溫帶共存的高原季風立體氣候,年平均氣溫12.6℃,年平均日照1900小時,年平均降雨量760毫米。
鐘靈毓秀,物產豐饒。這里青山育翠,黑土藏金,有資源“金三角”的美譽,開發潛力大。礦產資源種類多、品位高,已知礦產資源33種,現已探明儲量22種。煤、硫儲量居全省首位,其中煤炭儲量165.82億噸,探明儲量102.27億噸,昭通盆地褐煤儲量達81.98億噸,為我國南方第二大褐煤田。鉛鋅礦已探明儲量166.92萬噸。硫鐵礦為全國五大礦區之一。有色金屬為云南三大基地之一。水能資源富甲云南,水能蘊藏量為2080萬千瓦,可開發裝機容量1612萬千瓦,國家在金沙江下游昭通境內規劃有溪洛渡、向家壩、白鶴灘三座巨型電站。生物資源種類繁多,是中國南方最大的優質蘋果基地,昭通蘋果、天麻、杜仲、魔芋、花椒、苦丁茶等特色產品馳名省內外。
昭通最佳旅游時間:
昭通氣候為典型的高原季風立體氣候,昭通受金沙江水系的切割,山高谷深,溝壑縱橫,高低差異大,北部霧氣沉沉,日照時數少;南部降雨量少,積溫多,致使南北兩部分的整個生物群落各具鮮明的特色。具有南亞熱帶、中亞熱帶、北亞熱帶、南溫帶、中溫帶及北溫帶等多種氣候類型,光熱、水等農業氣候資源不僅存在著水平方向上的較大差異,而且垂直方向上的差異更為突出,故有“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之說。
昭通民俗節慶活動:
昭通有著悠久的歷史,文化積淀深厚。古往今來,勤勞淳樸的昭通各族人民在這塊富饒遼闊的土地上繁衍生息,縱情歡歌,翩然起舞,在勞動中創造了多姿多彩的民族民間文化。昭通民族民間傳統文化源遠流長,代代傳承,至今仍然有不少民族民間的文化資源較好地保護下來,成為各民族生活的重要內容。歸結起來,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傳統藝術
昭通屬民族雜居區域,全市共有23種少數民族,其中人口在十萬以上的有苗族、彝族。從大量的調查資料可以看到,在昭通各少數民族的現實生活中,還保留著許多寶貴的傳統文化藝術精華。另外,明、清以來的大量漢族移民,帶來了多樣性的異域文化,并流傳至今。從一定程度上說,今天的昭通,是云南保留漢族民間傳統文化最多的地方。
舞蹈有彝族民間舞蹈和苗族民間舞蹈。彝族民問舞蹈有以“喀紅唄”為代表的祭祖性舞蹈,以“阿說喀”為代表的風俗性舞蹈,以“撒麻舞”為代表的生產勞動舞蹈,以栽花舞為代表的節慶舞蹈。喀紅唄是流傳于鎮雄、彝良等縣彝族村寨中的一種古老的祭掃性舞蹈。又稱“跳腳”、“拐腳舞”、“拽腳舞”、“鈴檔舞”等,是指4個男舞者手持鈴擋在守靈時跳的舞。舞蹈由“拽腳步”、“甩鈴步”等基本動作連接技巧動作;一個或兩個基本動作加上一種技巧動作組成一個套路。表現的內容“蛤螟曬肚”、“老牛擦背”、“猴子爬樹”、“毛狗鉆洞”、“四馬追羊”、“巖鷹展翅”、“野雞鉆籬笆”等。阿說喀即漢語“酒禮歌”,是彝族婚禮儀式中的系列歌舞。苗族民間舞蹈有蘆笙舞。
民間音樂有彝族和苗族的,其中,彝族民間音樂有酒禮歌、山歌小調。苗族民間音樂有古歌,又叫“酒歌”。苗族古歌根據演唱的內容和場合,大體分為兩大部類:第一部類稱為“開天辟地歌”,也稱“創世史歌”,主要內容包括“磨天碾地”、“制天造地”、“犁天耙地”、“夯天拍地”、“鑄日造月”、“射日殺月”、“斬雷擒龍”以及五谷,金銀銅的來源等。第二部類稱婚姻嫁娶歌,主要唱述苗族婚姻禮制的形成以及與嫁娶有關的傳說、生活等。大致的內容有“迎親歌”、“回土神歌”、“天黑歌”、“洗腳歌”、“吃新娘飯歌”、“天明歌”、“起程歌”等。
器樂有苗族的器樂,除了傳統的標志性樂器蘆笙外,還有簫筒、口弦、木葉、號角、大鼓瑣吶、通花笛等。彝族的器樂有月琴、瑣吶。
漢族民間藝術:
寺廟文化及民間演藝活動。據調查,上個世紀的五十年代,昭通城及近郊,所存寺廟會館有60余處。寺廟雖然是進行宗教活動的場所,但同時也是一種文化的載體,不同的寺廟反映不同的社群信仰和風俗。各種各樣的寺廟及其活動,實際上也反映了昭通漢族移民和傳統文化的多元性。若大致排列,昭通的寺廟、會館有如下這些:江西廟、廣東廟、、陜西廟、川主廟、禹王宮、黑神廟、財神廟、土主廟、文廟、武廟、城隍廟、三官廟、張王廟、魯班廟、呂祖廟、蘇祖廟、老君廟、火神廟、小紅廟、媽祖廟、梅葛廟、靈官廟、天后宮、文昌宮、玉皇宮等,另外還有善福堂、天主堂等外國人修的教堂,至于冠以姓氏的家族宗廟如李家祠、馬家祠等則是數不勝數。
昭通唱書,為云南漢族獨特的一種曲藝形式。至今有150多年的歷史。昭通唱書的演唱活動一般在農歷正月春節和農閑季節。閑暇和婚喪嫁娶也有唱的,但內容和唱腔有嚴格區別。辦婚事時多唱歌頌美好姻緣和堅貞愛情方面的內容;辦喪事時多唱忠孝節義、倫理道德,唱腔悲切憂傷,專曲專用,稱孝歌。昭通唱書的形式簡便,一人講唱,以唱為主,無須樂器伴奏。
昭通揚琴,曾經流行于昭通等地的古老曲種,現已斷代,瀕于消亡。昭通揚琴是一種坐唱藝術,在說唱藝術基礎上發展而來,以唱為主兼有說白,演唱者自己打揚琴伴奏。
洞經音樂也是昭通民間文化中的古老形式。據調查,昭通洞經音樂的源頭在四川梓潼,同時,昭通洞經音樂又是云南的源頭之一。舊時,昭通城內比較著名的洞經學社有四個,即:“敦義學”、“倫理學”、“述孝學”和“普緣社”。昭通洞經學社,由于不拘于任何一個教派,其活動的內容也比較廣泛;關帝廟、孔廟、文昌宮、老君廟的各種“會火”活動都參加,而民間求雨、喪葬度亡等法事道場也參加。昭通解放后,洞經學社解散,洞經音樂無人演奏,瀕于消亡。近來,昭通一些有識之士和熱心人自發組織了昭陽洞經樂團,致力于恢復和發揚光大,又初見雛形。
形式多樣的“龍燈舞”:昭通流傳著多種形式的“龍燈舞”。包括舞火龍、水龍、小彩龍、板凳龍等。
“牛燈”、“獅燈”:每年農歷十月初一,稱“牛王節”;鎮雄、鹽津等地的農民還有敬牛,耍牛燈的習俗。昭通“獅燈”主要流傳于永善、綏江、鹽津等縣,由外地漢族移民帶來,南獅、北獅齊聚,“高臺獅”、“地獅子”和“桿桿獅”都有,技藝高超,精彩動人。
打鼓草:流行于金沙江、朱提江和白水江沿岸,農人們揮鋤落草,一挎鼓之人在人群中擊鼓揚歌,一唱眾合,滿山遍野歌聲、鼓聲、笑聲蕩漾,于是人們樂而忘返,提高了勞動效率,這種勞動中的歌鼓就叫打鼓草。
四筒鼓:流傳于昭通市的昭陽區和魯甸、永善縣,是農村漢族喪葬祭祀中的一種舞蹈。這種伴隨喪葬而存在舞蹈,形態較為原始。舞蹈時,舞者身挎自制的直桶形木鼓,合以鑼、鉸、鎳等響器;頂腰大獎賽胯,扣胸梗脖,顯得粗獷樸拙,極有韻味。舞蹈本身以套路為結構單元,以模擬動物形態和游戲為內容,套路動作多達80余個,如“喜鵲登枝”、“犀牛望月”、“老牛擦背”、“黃龍三轉彎”、“貓拿耗子”等,非常豐富。
昭通端公戲與儺文化:昭通儺戲由鄉俗間的端公(巫師)所為,俗稱端公戲,最早于明朝初期,由江西等地的漢族移民傳入,延續至今已有600余年的歷史,并且保持著較為原始的形態,具有戲劇活化石意義。曾經在昭通市的大部分縣(區)流傳過,現僅保留在鎮雄、彝良、大關、威信的一些偏僻鄉村。
昭通特別提醒:
不少城里人頗好“野趣”,尤其是野炊之趣,比帶點現成食物去野外吃掉要大得多。野外生火,以燒烤這種最原始的烹飪方式為首選。條件是選好袋裝炭、燒烤架和食物種類。這些東西完全可以在家樂福等大超市一次買全。可以烤的內容很多,切好的肉類、雞翅、火腿腸以及海鮮等等,但凡吃韓國燒烤時能點的東西都可照樣準備一份。重要的是前一天就將原料用油和作料腌制起來,方便入味。
如此這般準備好之后,揀個沒事的日子,和三五好友就可駕車出發了。既然要生火,最好別去山區,也別在林子里,河邊或者全是沙土的河灘地比較合適。萬一不慎燒著什么,就近用桶取水就可撲救。如果陽光太好,記得要帶些遮陽光的東西,比如野外用帳篷。
選好地點,就可推選一心靈手巧的女生主持燒烤過程,其他人干脆旁邊去聊天打牌,等著下嘴。
袋裝炭生火很容易,只要按照紙袋背后的說明操作即可;有經驗的人會帶瓶酒精或者二鍋頭助燃。切得均勻整齊的肉片最好烤,將之在燒烤架的鐵絲網上鋪平,一面烤得顏色變化后再翻一面,注意別粘鐵絲網;形狀不規則的海鮮魚類烤時需要勤翻動;體積大的雞翅、雞腿什么的事先就要用刀劃出槽,或者干脆剖成一片,否則外面都烤焦了里面也不一定熟。事先準備得越詳細,燒烤進行得就越順利。等到香味冉冉生起,口水滴滴落下時,就可以大快朵頤啦!千萬不要忘記帶筷子或刀叉這類小東西!否則你會面臨一個尷尬的境地。
如果條件允許,用小軍用鍋煮一鍋鮮湯可以極大地增添野炊的情趣,或者再扔點面條進去,這可跟在家里煮方便面感覺完全兩樣!此外進餐時佐以小酒、大蒜、洋蔥什么,會大大減少鬧肚子的幾率。
等到一輪狼吞虎咽過后,撫著肚子,瞇著眼睛躺在椅子上享受陽光和清風,有癮的再點根煙——那真是賽過神仙的感覺。
特別提示:野餐一定要注意防火!
昭通購物:
單結晶冰糖,是昭通市貿易公司糖果石產品。昭通市貿易公司糖果石生產的單結晶冰糖,是選用巧家糖廠生產的優質白糖做原料。這種單晶冰糖顆粒小,還原糖低,甜度適中,不傷牙,不燥火,不回化變質,又具有止咳化痰之效,是老少皆宜的食品。單晶冰糖問世后,就受到廣大消費者的歡迎,暢銷滇東北地區和四川、貴州等省。
昭通綠豆糕是昭通市月中桂糕點廠生產的傳統名牌產品。該廠對綠豆糕的生產,自清代以來已有近百年的歷史。代代相傳,憑著自己精湛的技藝而精心制作的綠豆糕,素以色、香、味見稱而著名于世。遠銷貴州、四川和香港等地,在省內外均享有盛譽。
昭通綠豆糕,外形典雅大方,色澤鮮潤,在嫩黃淡綠相間中而相映成趣,中間夾以紫色豆沙,顏色柔和悅目。食用中,松軟細膩,甘涼香甜,味美適口,回味修筑,令人有輕松舒適之感。尤為重要的是,月中桂糕點廠在綠豆糕精制過程中,保存了綠豆所含的糖料、脂肪、蛋白質、煙酸及多種維生素等營養成分。又用名貴中藥姜黃著色,這些養分,既有益于人體健康,又有助于降低血壓、預防中毒等作用,是中老年人的保健食品。
昭通皮大衣產品,已有多年的歷史。是滇、川、黔三省著名的地方產品。據本地區地方文獻和工業部門對昭通市毛貨業調查資料說明,昭通皮大衣是明代洪武年間,南征軍進入今昭通時傳入技術而開始生產的,距今已有700多年的歷史。
昭通狗皮褥子的尺寸大小適中,美觀大方,制作工藝十分精細,每床褥子都經過選料、裁制、縫合訂版、整等多道工序。各種圖案的顏色,均采用原皮自然顏色,顯現出來的奇花異草,飛禽走獸,栩栩如生,形象逼真。寒冬季節墊之于臣榻之上,既美觀雅致,又舒適暖和。特別是有風濕性關節炎的患者,能夠驅風除濕,長期使用,對身體能夠直到一定的保護作用。
昭通交通:
近年來,昭通市境內的交通條件、道路狀況雖然有了很大改善,但由于交通基礎設施欠賬大,氣候多變、山大坡陡,對于路況不太熟悉的駕駛人來說,冬季在昭通行車更需要加倍小心。
昭通地區旅游投訴電話:0870-96927
云南省旅游投訴電話:0871-4608315
國家旅游投訴電話:010-65275315
關鍵字: 五尺道 傳統文化 旅游投訴 昭通市 綠豆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