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地上的宮殿--布達拉宮(下)
極地上的宮殿—布達拉宮(下)
老港 圖/文
9月5日上午10點40分,天氣晴朗,我終于如愿以償進入世界最高的神圣殿堂,它使人震撼,激動,也感到中華民族的偉大。 進入布達拉宮參觀,保衛極嚴,先后有五道關卡,比上飛機嚴,門票100元/人,老年證7折優惠。
紅宮的屋頂平臺上布滿各靈塔殿的金頂,全部是單檐歇山式,以木制斗拱承托外檐,上覆鎏金銅瓦。頂端立一大二小的三座寶塔,金光燦燦,煞是耀眼。屋頂外圍的女墻用一種深紫紅色的灌木壘砌而成,外綴各種金飾,墻頂立有巨大的鎏金寶幢和紅色經幡,體現出強烈的藏式風格。
布達拉宮所有宮殿、佛堂和走廊的墻壁上,都繪滿了壁畫,周圍還有各種浮雕。壁畫和雕塑大都絢麗多彩,題材主要有高原風景、歷史傳說、佛教故事和布達拉宮建造場面等,具有較高的歷史和藝術價值。宮內收藏了大量文物珍寶,有各式唐卡(佛教卷軸畫)近萬幅,金質、銀質、玉石、木雕、泥塑的各類佛像數以萬計。此外還有歷代的靈塔,明清皇帝的赦書、印璽,各界贈送的印鑒、禮品、匾額和經卷,宮中自用的典籍、法器和供器等。其中如金汁書寫的《甘珠爾》、《丹珠爾》(兩者都是藏文的《大藏經》)、貝葉經《時輪注疏》、釋迦牟尼指骨舍利、清朝皇帝御賜的金冊金印等都堪稱稀世珍寶,價值連城。
(圖一)
(圖二)
(圖三)
(圖四)
布達拉宮依山壘砌,群樓重疊,殿宇嵯峨,氣勢雄偉,有橫空出世,氣貫蒼穹之勢,堅實墩厚的花崗石墻體,松茸平展的白瑪草墻領,金碧輝煌的金頂,具有強烈裝飾效果的巨大鎏金寶瓶、幢和經幡,交相映輝,紅、白、黃三種色彩的鮮明對比,分部合筑、層層套接的建筑型體,都體現了藏族古建筑迷人的特色。布達拉宮是藏式建筑的杰出代表,也是中華民族古建筑的精華之作。
(圖八)
白瑪草墻,保暖、透氣。
(圖九)
(圖十)
(圖十一)
(圖十二)
(圖十三)
(圖十四)
(圖十五)
(圖十六)
(圖十七)
關鍵字: 古建筑 布達拉宮 花崗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