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薩歷史文化古建筑
拉薩、八廓街及其藏族傳統建筑
西藏是洗滌靈魂的最佳之地,自然風光和文化宗教都能給予心靈上的慰藉和情感上的升華。到拉薩,要進行文化和宗教體驗,就應該去看積淀八廓歷史的文物保護院落。到多吉蘇和北京從康歷史文化院落酒店吧,在那里您會有一次難忘的文化體驗
拉薩是藏語的音譯。如果意譯,應該是神佛所在的地方。藏語里“拉”是神、佛的意思,“薩”指地方。拉薩名字的得名與大昭寺、小昭寺等寺廟興建有關。廣大的藏族信徒到供奉著釋迦牟尼佛像的大昭寺供奉、朝拜、祈禱,并把這個地方稱作“拉薩”。
八廓街最初只是圍繞大昭寺的一條轉經道,也就是“八廓”。是拉薩最為著名的“轉經道”。除此之外,還有兩條與八廓街呼應的轉經道,那就是圍繞整個拉薩老城區連同布達拉宮在內的“林廓”即外轉經道,另一條則是充滿著神秘的“囊廓”,就是大昭寺內的轉經回廊道。這三條轉經道證實并維護著大昭寺的中心地位,寺內不僅僅是一座供奉佛像及圣物的殿堂,更是佛教經典中關于宇宙理想模式的現實再現,即指“曼佗羅”(壇城)這一密宗義理。
八廓街,也叫“八角街”。真正的名字應該是“帕廓街”,在藏語中“帕”意為中,“廓”意為轉達。帕廓街即中轉街八廓街是拉薩古城的代名詞。 圍繞著大昭寺的周圍一片街區都稱為“八廓街”,是拉薩保存完好的舊城區。作為西藏最古老的城區,八廓街以大昭寺為中心大約1公里,從這條街道叉網狀輻射出35條小街巷。街道兩側是一排排藏式的房子。這些房子的高度有統一的規定,最高建筑只有四層。空中望去,整個老城區與大昭寺渾然一體。
它的概念不只是一條不足五六米寬的環行街道,而是大昭寺周圍的那一片舊式的、有著濃郁藏族生活氣息的街區。這是整個拉薩老城區一片典型的藏族建筑的代表,也是拉薩古城的代表。
傳統藏族建筑最集中的地方在八廓東街的臥堆布巷。這是早期修建大昭寺期間徭役民工的住房,由此得名“臥堆布(徭役房)”。傳說在這一帶的不少建筑都與松贊干布的事跡有關。沿著者條巷子,有14座文物保護大院。藏族傳統建筑多為碉房。碉房的外墻大多用石砌。石墻有明顯的收分,門和窗口都很小,通風和采光較差。平頂,外形厚重、穩固。一般2-3層,底層是牲畜圈及貯藏草料的地方,佛堂和居室在2層或3層。
多吉蘇和北京從康歷史文化院落酒店
(doekyilzur & beijing tsongkhang house)
多吉蘇和北京從康是八廓東街沿街的兩個文物保護院落,也是藏族傳統建筑的典型代表。多吉蘇原為七世紀建設大昭寺人員的用房,后來輾轉成為貴族住房,最后又被商人收買。它最后一次修建于1850年,其結構和建筑細節,都是精美藏族傳統建筑的代表。北京從康原是貴族住房,19世紀20年代歸舊西藏噶廈四大噶倫之一柳霞所有。后來柳霞把房子賣給從北京來拉薩做生意的韓修君,這是在拉薩經商的著名漢族商人。當時韓修君深愛一位藏族著名商人的女兒,這位商人說要娶他的女兒,必須購買一處貴族院落,以顯示高貴。韓修君為了娶他心愛的姑娘,費盡曲折買下這個院落,并和妻子一起經商,這處院落也被改稱北京從康(商店)。現在院落還保存他們當時用過的物品。
多吉蘇和北京從康歷史文化院落酒店,主要是挖掘歷史文化資源,讓游人深度了解八廓文化而不僅僅是匆匆而過,以最直觀、最形象的方式讓游人對藏文化有個難以忘懷的歷史文化體驗和記憶,喚起人們對傳統街區和建筑的強烈保護意識!
酒店為兩個歷史文化院落。共有18個單元住房,包括三人間、雙人間、單人間和經濟間,配有網絡和文化背景知識。配有文化酒吧、咖啡、水果吧等。在院落房頂,可以清晰看到布達拉和大昭寺的金頂和八廓街的街景。
(布達拉宮)
(虔誠的藏民)
(拉薩最為著名的“轉經道”。)
關鍵字: 八廓街 大昭寺 布達拉宮 文物保護 老城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