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拉薩----此刻,屬于游客的大昭寺
吃過早飯,周總出去辦事,委托拉薩的導游小陳來帶我們游覽(上午大昭寺,下午布達拉宮)。 大昭寺離我們住的地方很近,門前的廣場上人非常的多,就在近旁的八廓街布滿了賣紀念品的攤位,我和榮一人買了一頂藏帽做紀念。
大昭寺門前趴滿了磕長頭的人,那樣的恭敬、虔誠。跟隨導游進入寺內大殿后,我發現,與寺外的人潮擁擠相比,大殿內卻非常冷清,連喇嘛也看不到。幽暗的長明燈下,就我們幾個游客冷清地仰視著那些佛像。而真正的信徒,卻隔著墻壁,在門外虔誠地頂禮膜拜著。
大昭寺是吐蕃時期的建筑,里面除供奉著文成公主從長安帶來的釋迦牟尼的十二歲等身像外,寺內的塑像和壁畫也非常的精美。據導游說,許多教徒千里迢迢磕長頭來到拉薩,就是為來大昭寺朝拜。 給我印象最深的是寺內的一根木柱,上面鑲嵌著一些錢幣和人的牙齒。而那些牙齒,就是在磕長頭的途中去世的人留下的。人死在了路上,由親人們將牙齒帶來鑲嵌在那木柱上。
從大殿內出來,順著樓梯登到二層三層,我們看到耀眼的陽光照在整個寺院上。在雪山的襯映下,大昭寺的外觀顯得雄偉絢麗、光彩奪目(后來我發現,無論走到哪里,西藏都以它明麗的色彩吸引著人的目光)。斜望過去,對面的布達拉宮也更加的高大雄偉。
拍了許多照片之后,一群手執木夯打阿嘎的藏族同胞吸引了我們。我知道他們在打阿嘎時的歌聲是很美的,可那會兒他們卻靜悄悄的,只是有節奏的打著手里的木夯。我過去請求他們唱唱,他們用不大通的漢語告訴我今天人太少,就不唱了。這時戴著藏帽的榮走了過來,他們中的幾個看到漂亮帥氣的榮眼睛頓時亮了起來,其中一個婦女由衷地稱贊榮戴著藏帽真漂亮。榮也趁機施起了美人計:漂亮你們就唱一個嘛。在榮的再三請求下,他們商量了一會兒就唱了起來。哈哈,美人計成功。
那歌聲真是優美啊,惹得我們又拍又攝大忙了一通。 在導游的再三催促下,我們才戀戀不舍地往下走,而他們卻越唱聲音越大,越唱越有激情----哈,剎不住車了。
現在,在大昭寺瀏覽時導游講的那么多佛的名字和故事我已經記不清了,但那幽幽的長明燈映照下的威嚴的、形態各異的佛像、山羊馱土的壁畫、那濃濃的酥油味兒、那根立柱、那個經過每個佛像時都將手中那個熟睡的孩子呈奉獻狀、嘴里念念叨叨的藏族婦女,永遠留在了我的記憶中。
大昭寺在陽光下顯得絢麗多彩。
據說大昭寺融匯了漢、藏、尼泊爾風格。
據說它的金頂是漢式風格
寺廟的色彩總是給人強烈的視覺沖擊力。
大昭寺前廣場上人流如潮。
寺內卻極度的安靜(把相機光圈調好偷拍的,絕對沒打閃光燈,所以沒產生破壞作用)。
寺外磕長頭的人們。
沿著階梯可以上去兩層。
斜望過去的布達拉宮。
大昭寺打阿嘎的人們,就是他們經不住誘惑中了“美人計”。
關鍵字: 大昭寺 尼泊爾 布達拉宮 長明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