羌塘自然保護區
羌塘自然保護區始建于1993年,當時為自治區級自然保護區,2000年4月5日正式晉升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羌塘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位于西藏自治區西北部,昆侖山、可可西里山以南,岡底斯山和念青唐古拉山以北,面積約29.8萬平方公里,是青藏高原的主體部分,保護區行政范圍隸屬于阿里、那曲2個地區。羌塘自然保護區是世界第二大自然保護區,保護區內包括了高寒草原、高原凍原、高原濕地、高山荒漠等多種生態類型,養育了大量的珍稀野生動物和高原環境獨有的生物種群,是典型的生物多樣性區域和著名的基因寶庫。保護區由世界上著名的兩大高寒草原構成,即那曲草原和阿里草原。
羌塘自然保護區阿里境內的阿里草原包括:措勤、改則、革吉、噶爾及日土部分區域在內的廣大地區。這里有一望無際的草原,成群結隊的牛羊;有陽光下遠處閃著銀光的雪山,隨風飄來的牧女歌聲。根據初步調查,這里有哺乳類動物30余種,鳥類90余種及高原特有的魚類數種,它們分布于廣闊的阿里草原,以改則縣瑪依地區最為集中,使該地區成為羌塘自然保護區中著名的瑪依核心野生動物保護區。作為世界最大陸生野生動物類型保護區--羌塘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的重要組成部分的瑪依核心野生動物保護區(改則縣),有許多瀕臨滅絕的和西藏獨有的野生哺乳動物和野生鳥類品種,其種群數量和總量,尤其是種屬的稀有性在我國自然保護區中居領先地位。作為羌塘自然保護區一部分的阿里草原是世界海拔最高的兩大草原之一。
自然保護區內大部分地區在海拔5000米以上,保護區內草場資源比較豐富,主要有:針茅藜、苔草、墊狀駝絨藜、沙生針茅、青藏苔草等植物。保護區內野生動物資源也非常豐富,是天然的野生動物園,現約有100余種野生動物,被列入國家一、二級保護動物的有40余種,其中藏羚羊、野牦牛、藏野驢、黑頸鶴、藏原羚、藏雪雞等為羌塘自然保護區特有的物種。
國家一級保護動物:野牦牛、金絲野牦牛、藏羚羊、藏野驢、雪豹、北山羊等。
國家二級保護動物:藏原羚、巖羊、盤羊、猞猁、水獺、兔猻、棕熊、荒漠貓、藏狐等。
國家三級保護動物及自治區保護動物:豹貓等赤狐、狼、狗獾、喜馬拉雅旱獺等。
國家一級保護鳥類:黑頸鶴、白尾海雕、玉帶海雕、胡兀鷲、金雕、黑角雛等。
國家二級保護鳥類:獵隼、禿鷲、藏雪雞、紅隼、高山兀鷲、草原雕、鷲、鳶、白尾鷂、草原鷂等。
國家三級保護及自治區級保護鳥類:赤麻鴨、棕頭鷗、魚鷗、斑頭雁、綠頭鴨、針尾鴨、紅頭潛鴨、白眼潛鴨、白頭鷂、高原山鶉、石雞、紅腳鷸、黑水雞、白腰草鷸、海鷗、西藏毛腿沙雞等。
珍奇魚類:西藏高原鰍、刺突高原鰍、小眼高原鰍、斯氏高原鰍、阿里高原鰍、窄尾高原鰍、錐吻葉須魚等。
關鍵字: 改則縣 自然保護區 野生動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