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地區烈士陵園
阿里地區烈士陵園坐落于阿里地區所在地獅泉河鎮。是在1964年開始籌建,1966年10月,阿里黨政軍機關遷至獅泉河鎮以后,陸續將先遣連烈士遺骨,分別從改則縣、沃瑪等地遷葬于此,形成了陵園的初步規模。是阿里地區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陵園大門面向東南,進入大門之后,廣場中心豎立著一座高大的紀念碑,上書quot;革命烈士永垂不朽quot;八個大字,下為圓形花壇,四周柏樹常青,迎風招展。烈士墓地可分為南、北兩區。南區為陵園的主體,其中安葬著和平解放西藏時從新疆進軍阿里的先遣連指揮員李狄三烈士的遺體。墓前立有一碑,碑上用漢、藏文書寫著先遣連進軍阿里、不畏犧牲的英雄事跡,碑文正面為九個字quot;英雄連烈士永垂不朽quot;。此碑為1986年6月20日,由阿里軍分區、阿里地區行署重新修葺時所立。在李狄三烈士之墓東西兩側,分別安葬著先遣連烈士康海榮、霍廷發、徐寶金、白長城等36位烈士的遺體。陵園北區,安葬有西藏和平解放以后,為建設和保衛阿里而光榮獻身的革命烈士。1994年11月29日,阿里地委書記、阿里軍分區第一書記、阿里地區政協主席-山東省援藏干部孔繁森同志,在去新疆自治區塔城考察邊貿口岸途中,慘遭車禍,不幸以身殉職,年僅50歲。阿里人民很愛戴這位人民的公仆,希望將孔書記的一部分骨灰安放在阿里,讓阿里的人民和阿里30萬平方公里的土地伴著這位好書記。自治區黨委被阿里人民對孔書記的懷念之情和摯愛之心所感動,在阿里烈士陵園里修建了孔繁森的衣冠冢。1999年,為紀念進軍阿里及和平解放阿里40周年,由阿里地區軍分區、阿里地區行署等發起集資36.9萬元,對烈士陵園進行了修葺擴建,形成了現有的建筑布局。2004年8月,阿里地區民政局投資20萬元,對烈士陵園進行了維修,現已成為西藏最好的烈士陵園。
關鍵字: 烈士陵園 獅泉河鎮 阿里地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