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雄王國遺址
象雄的都城據苯教傳說是在被稱為瓊隆銀城的地方,瓊隆在今阿里扎達境內。扎達土林中確實有不少早期的人類洞窟遺址和巖畫。在那曲尼瑪縣文部鄉辦事處不遠的窮宗有大片遺址,也被稱為象雄都城之所在。窮宗附近的當惹雍錯是苯教徒最看重的神湖,湖邊今存一建于懸崖山洞中的寺廟玉本寺,相傳為苯教最古老的寺廟,香火尤盛。
象雄信奉苯教。史載苯教的締造者辛繞是象雄第一代王。窮宗地方達果山脈中段以西處,規模可觀的遺址群背依達果雪山,西臨當惹雍錯,地勢雄奇,富有王國都城之氣勢。遺址總占地面積1平方公里,似一扼險而踞的大石堡山寨。由于臨近大湖,遺址附近草場小氣候特征明顯,降水量多,牧草豐美,盛產優質的克什米爾小山羊,在這里時可發現藏北牧人的圍帳。
窮宗距文部村約20公里,可由尼瑪驅車到達。上述兩地是否象雄之都尚需考證,但它們有一共同點,那就是都曾處于象雄強勢范圍之內。
從尼瑪到文部一鄉約有100多公里,大概3個小時多的車程。文布鄉政府所在地,就在湖水呈不可思議的如翡翠般的綠的當穹錯旁邊。這個美麗的高原湖泊百萬年前和當惹雍錯是同一個浩蕩的古湖,氣候的干燥,水位的不斷下降,導致湖區被分離成兩個。由當穹錯南行到當惹雍錯,就是行進在當年的湖底世界。
窮宗距文部鄉辦事處約20公里,地處達果山脈中段以西,有約1平方公里的大片遺址即是象雄王國遺址之所在。遺址沿路的山壁便是王宮的天然防御工事,有些地域用鵝卵石夾層夯高。頂部較為平坦,并有大量的戰壕、暗道的遺跡。山壁東西兩端矗立著巨大的土石結構的城墻殘體,有幾米高,可見當時城防之固。暗道已基本倒塌,但仍能辨出暗道一通王宮,一通山壁外墻。這規模宏大的遺址群背依達果雪山,殘垣斷壁如雕塑般靜止于空氣中,無言地低訴著遠古的歷史滄桑,讓你在觸目間禁不住想象它昔日的輝煌。窮宗也是苯教的一座神山,繞山一圈據說會福澤無量,但要注意得逆時針來繞。
象雄,崛起于青藏高原西部的年代至少先于吐蕃六部結盟兩個世紀,按同一時期的苯教經典描敘,今阿里、拉達克(克什米爾一帶)等地是“內象雄,是核心地帶衛藏(拉薩、日喀則、山南、林芝)等地為middot;中象雄;多康(那曲、安多、昌都)等地為“外象雄rsquo;。勢力范圍幾乎囊括了整個青藏高原,又跨青海、四川的部分地區。嚴格來說象雄還不是國家,只是一個較大、較強的部落聯盟。其后,蘇毗、吐蕃先后興起于藏北與山南,逐步削弱了象雄的勢力。三大部落彼此互有戰事,成三足鼎立之勢。象雄的最后一代國王李迷秀是被赤松德贊串通了其王后,在他祭湖的時候將其暗殺,導致了象雄的滅亡。
象雄當時已經擁有高度的文明,曾創立自己的文字,并且是苯教的發源地。其文字與古克什米爾及古旁遮譜(印度古邦)的文字有關聯,晚于象雄文出現的藏文也曾經借鑒。
象雄的都城據苯教傳說是在被稱為瓊隆銀城的地方。瓊隆在阿里扎達縣內,這一帶的確發現了不少較早期人類活動的洞窟遺址。在文部鄉的這片遺址也被稱為是象雄都城之所在,上述兩個地方究竟誰是象雄之都,見仁見智。無論如何它們都同處在象雄的勢力范圍內。
關鍵字: 克什米爾 當惹雍錯 日喀則 青藏高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