凱里苗寨游
10月27日7點從都勻坐長途汽車去凱里看苗寨,票價25元,下午到達凱里。住在火車站賓館,宿費60元。凱里是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的首府,距省會貴陽190公里左右,位于清水江畔,少數民族村寨散落在四周,其中苗族人口占了半數以上。因此凱里也是我國不多見的以苗族為主的城市。城市不大,大十字屬最繁華的地點。到處可以看到身穿苗、侗族服裝的婦女,挑擔賣水果的;街道邊上賣香包的,很少看見身穿少數民族服裝的男子。我們聯系雇車去西江苗寨,問了幾家旅行社,價格都太貴。(300——450元)最后,定到一個面包個體車,一天280元。實際上應該坐第一班汽車,直接到西江苗寨,下午就可以返回。每人車票不過15元,但車次不多,為了把握起見,還是雇車為好。 10月28日,我們雇的車7點準時到賓館門口接我們,開始了參觀苗寨的行程。一出凱里市區,公路兩側一幢幢吊腳樓,一處處苗寨風情的度假村,風景秀麗的山水,令我目不暇接。在與開車師傅閑聊中了解了當地的民風民俗及相關景點的情況,我們要去的西江苗寨是當地最具典型特點的、原始苗寨。車在公路上行走20多公里就改走土路,因為可以省過路費,還抄近路。面包車在山溝里行駛,兩側高山必須把頭伸出車外才可以看見山頂。有兩處山體滑坡剛有車通過,我們的車好在小,司機有經驗,否則很難過去。一個多小時,我們到達西江苗寨。 首先進入眼簾的是一個牌坊,近些年修建的,中國西江千戶苗寨。附近就是西江苗寨觀景亭,在這里可以看見對面兩個山坡上的整個苗寨。據司機講,苗族人喜歡在山坡上建吊腳樓,對面的山坡上吊腳樓一個接一個,順著山勢層層疊疊,一直到山頂。而公共設施一般都在山坡下,比如學校、商店、醫院等。我們順著公路下到苗寨的山腳下,司機找好一個停車位,我們就徒步進入苗寨。所有車輛都不得進入,也沒辦法進入,都是一級級臺階。苗家人不論是建筑材料還是生活用品,都靠肩膀往家里挑!我們就看見一位七十多歲的老太太,挑著兩個口袋上山去送米或是加工糧食。看來,苗家人的肩膀可以挑起整個世界! 苗宅的建筑風格及特點:在山坡上選一塊空地(當然不是平地),先把高的地方挖或鑿出一片,把土、石墊在低處,山勢陡峭的,一個宅院要分3---4級。最上面是住宅,往下一級是庭園(不一定很大),再往下是門樓,門樓外還有養牲畜的地方及廁所。平地或平臺多數是木頭支起來的,陡坡的支點有的是石頭砌成的,還有用場木頭在下面支撐的。總之,吊腳樓就是用木頭連接起來的,而且很結實,渾然一體。窗戶一般都對著山下或空地,尤其是女兒的房間窗戶,當地人稱“美女靠”。房蓋都是青瓦,飛檐隆脊,還有很多雕刻,煞是美觀!墻壁、窗戶多是木頭的,主人的窗戶有玻璃,不住人的是木制花格雕刻的。一般都是三層建筑。一層養牲畜;二層住人;三層放食物。 民俗民風:苗族敬重的是大樹和牛,特別是古樹被認為是神靈創造的。每逢節日,都要給牛喝酒吃米飯等。服飾以女的為主,最華麗是新娘子服飾,姑娘平時不戴頭飾,年輕婦女只在頭上別一朵花,老年婦女在頭上蒙一條花毛巾。男的平時不扎頭巾,只是在節日里才用青布扎在頭上,不過比較麻煩。我們在苗寨轉了一大圈,還到一個苗家里看看。湖南一伙大學生住在他們家里,有男有女,是開車從貴陽來的,準備住三天。我們遇到一起就進去看看,也看到了“美人靠”。 下午2點,我們坐車回到凱里。路上還順便看看花江苗寨,因為離凱里很近,這個苗寨經營性很強,買東西、蘆笙舞、餐飲等。看一眼我們就走了。下午三點,我們坐汽車返回都勻,又住在原來的賓館——君辰賓館。我一看有時間,還去附近的江里游一會泳,江水很涼,但是,非常清,真是好!買好去桂林的火車票,休息。
關鍵字: 停車位 吊腳樓 少數民族 建筑材料 老太太 苗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