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建筑活化石之地怎雷水族村寨
怎雷水族村寨
女子的服飾頗具特色,其衣腳幅面窄小,岔高擺圓,花邊為色澤明顯的大萬字和月季花;頭上包白色或黑方格白布頭巾,頭巾收扎于頸后,形象古樸。
民間工藝精美。剪紙主要是為刺繡而制作的底樣,花樣繁多,纖巧秀麗,主要紋樣為龍、鳳、麒麟、鹿以及花鳥魚蟲等。馬尾繡是水族獨有的一種刺繡形式,其以白色馬尾為里,外纏白絲線,再用彩色絲線,將其釘繡在背扇等物件上,組合成各種圖案,呈現出淺浮雕效果。
村寨的主要節日是“端節”,水語叫“借端”。以水歷十二月末至新年二月上旬(農歷八月至十月),依次在逢亥日輪流過節。屆時有敲銅鼓、唱酒歌、跳銅鼓舞、蘆笙斗角舞、祭祖、賽馬等活動。
崇拜的主要對象是石神,水語叫“拜繆”。還有銅鼓崇拜,認為銅鼓不僅分“公母”,還有龍、虎之別,它們各有神通,能降魔除妖、逢兇化吉。迄今保留的水族銅鼓舞,仍有著乞求神靈保佑的內容。此外,刺繡、剪紙也取銅鼓紋飾,反映水族對銅鼓的虔誠崇拜心態。
交通:由貴陽出發,坐長途汽車到三都縣都江鎮,大約需要一天。到鎮上后,坐摩的到巫布鄉。下車后步行四十分鐘即到。
關鍵字: 原生態 建筑 活化石 貴州省 黔南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