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越沙海的天空
騰格里沙漠里的極地穿越
許許多多真實的生活經歷和采訪過程,常令我拿起手中的相機記錄下那歷史瞬間。這些真實的記錄,成了永恒。“飛越沙海的天空”,是這許許多多永恒記錄中的一瞥。
從2000年6月開始,銀川摩托車旅游節總離不開車手穿越內蒙古騰格里沙漠。經歷過不同時間季節、不同穿越方式、不同距離地位的穿越,猶其忘不了其中3次真正意義上的全程穿越,每次沙漠行程都在200多公里,時間都用了2天。說實話,那種乘車穿沙的經歷是終身難以忘懷的。那是一種直上直下的刺激,讓你仿佛飛在了天空,漂泊在水中……一種沒根沒底找不著北的玄妙感覺!
2000年首次穿越騰格里沙漠前對路線做了實地勘測。由于是探路,總免不了一定的風險。當時誰也不知道沙漠腹地條件到底如何?其艱苦條件可想而知。2002年11月,同阿拉善電視臺記者一同進入到騰格里沙漠腹地,探尋了那里的古墓、胡楊林。那次采訪對于一個記者來說還是頗有收獲的,但由于準備不是那么充分,差點就在寒冬季節夜宿沙漠。好在雖進入冬天,沙漠里面卻是風光無限。那一次我們走的是一條穿越騰格里沙漠最經典的線路,也是現在旅游上頗為看好的一條穿沙路。從這條線路穿越,可以經過騰格里沙漠有名的頭道湖、二道湖、三道湖,還有古寺廟。
2005年8月22日至24日,第六屆銀川國際汽車摩托車旅游節期間,車手們自駕車再次橫穿騰格里沙漠。為了尋找5年前的穿沙記憶,探尋生活在大漠中牧民的生活變遷和當地態環境情況,帶著幾分復雜的情感,這一次又來到騰格里沙漠進行穿越。由于今年阿拉善遭遇50多年來最嚴重的干旱,曾經美麗的天鵝湖,已沒有多少水了,部分湖面已變成了鹽堿地。曾經曾拍過的沙漠中美麗的胡楊林,有的沒有了樹皮,有的已經枯死。它們曾在騰格里沙漠生活了上百年。這些曾經有過感人歷史宗教傳說的胡楊,真不知將面臨怎樣的命運的桀難。
“大漠深處有人家”,當是沙漠中最入畫最富有生命力的一景。5年前穿騰格里沙漠的第一個夜晚,在我們最無助的時候,就是一家牧民幫助了我們。那時,我們一行十幾人就吃住在蒙古包里……事隔5年,當我們再次在向導的帶領下來到這里時,發現今非昔比。曾經熱情接待我們的劉大媽已于去年去逝。家里其他幾人都搬遷到城鎮生活。當年在外上學的劉強也就是為我們一行擔任向導的人,畢業回家繼承家業,并在這里娶妻生子。如今,劉強的女兒已經兩歲了。但據我們了解,他們是阿拉善退牧還草的搬遷對象,也許用不了多久就要搬離這里了。
滄海桑田。騰格里,這個像天一樣大的沙漠,未來那許許多多的故事在等待我們去關注。
關鍵字: 天鵝湖 胡楊林 騰格里沙漠 阿拉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