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秘“東方金字塔”玩轉銀川看塞外風情
在西北黃土高原茫茫的金色海洋中,矗立著一座風景如畫的綠島,這就是富饒美麗的鳳凰城——銀川。橫行于蒼茫廣闊的塞北上,見證西夏帝國曾經的輝煌、身臨中國電影的搖籃、欣賞賀蘭山的巖畫奇觀、悠游沙湖的秀色,無比愜意。那就讓我們一起走進“塞上江南”的逍遙旅程。
西夏王陵
第一站:探墓西夏傳奇
古代帝王的陵墓,不論是北京的明十三陵,還是陜西的漢陵、唐陵,河南的宋陵或者河北的清東陵、西陵,都承載著歲月的侵蝕,見證著國家的更替,訴說著昔日的光榮,更體現著一個王朝的滄桑。位于銀川西部賀蘭山下的西夏王陵更是領略西夏文化、尋古探幽的勝地。在方圓53平方公里的陵區內,分布著9座帝陵、253 座陪葬墓,是中國現存規模最大、地面遺址最完整的帝王陵園之一,被世人譽為 “東方金字塔”。
沿著一條寬闊的用石板鋪成的大道,來到泰陵景區。它是整個陵區中規模最大的一座,歷經千年風剝雨蝕,地面建筑雖遭嚴重破壞,但陵園的闕臺、陵臺基本完好,陵城神墻、門闕、角臺布局也清晰可辨。當人們近距離觸摸著這些陵墓遺跡時,似乎瞬間回到了近千年之前的西夏時代,那些宏偉的王陵、恢宏的建筑風格和皇家氣度,至今猶存!雖然歷經千年,但西夏帝國當年輝煌無比的時代仿佛從未逝去。
在陵區東側,設立了西夏博物館,這里陳列著鎏金銅牛、龍紋石柱、琉璃鴟吻、西夏文木活字版印本等600多件珍貴的西夏出土文物,還有許多西夏文的殘碑、拓本、書法長卷、瓷器等西夏文化的瑰寶,讓人嘆為觀止。博物館旁邊還有西夏史話藝術館,西夏王朝的建立、繁盛以至消亡的漫長歷史充滿了神秘的色彩,藝術館將通過18個場景、160個蠟像生動地再現了西夏的歷史片段,濃縮了西夏王朝189年的歷史,解開了眾人心中的千古之謎。
沙湖景區
第二站:暢玩海市蜃樓
俗話說“好戲在后頭”,果不其然,本次悠游塞北的重點便是沙湖生態旅游區。沙湖是大自然的杰作,湖光沙色,候鳥成群,蘆叢如畫,風光旖旎。這里既有沙漠,又有萬畝平湖,獨具特色的湖水、沙山、蘆葦、飛鳥、游魚五大景致相輔相成,令這里成為中國絕無僅有的融江南秀色與塞外壯景于一體的“塞上明珠”。
當人們融入沙湖的碧波柔情之中,會感到沙山是這樣的美麗,湖水是這樣的清澈,南沙北湖,沙抱翠湖,山連著水,水依偎著山,既突出了江南之靈秀,又突出了塞上之雄渾。遠山倒映碧波之中,更為沙湖平添了幾分“銜遠山,吞長江”的恢宏之勢。
沙湖也是鳥的天堂,這里有鳥類198種,100多萬只,其中數量最多的是候鳥。春夏之交,候鳥南來,百鳥爭鳴,聲聞數里。眾鳥飛時,聲如輕雷,盤旋回折,遮天蔽日;群鳥落處,形似云布,枝頭水面,無可數計。因此,在沙湖既能品味江南水鄉的韻味,又能感受大漠風光的軒昂。沙湖的美,美在沙水相融;沙湖的秀,秀在湖葦相映;沙湖的奇,奇在鳥飛魚躍。這朵塞上“奇葩”,定會讓人不虛此行。
鎮北堡西部影城
第三站:當一回至尊寶
被譽為“中國一絕”的鎮北堡西部影城,地處寧夏銀川西郊鎮北堡,距市區38公里,原址為明清時代的邊防城堡,1993年由著名作家張賢亮創辦,是中國早期電影的搖籃。迄今為止,這里已拍攝了《牧馬人》、《紅高梁》、《黃河謠》、《老人與狗》以及《大話西游》、《新龍門客棧》、《絕地蒼狼》等多部影視劇,享有“中國電影從這里走向世界”的美稱。有幸身臨其境,不時有熟悉的場景浮現眼前。
鎮北堡兩座古堡,為明城和清城。明城筑于大明王朝弘武年間,如今,除了土夯城墻尚存輪廓,城內已全部建為攝影棚。漫步明城,所搭場景一處挨著一處,多為舊時代農家院落,門前一串玉米兩辮 大蒜,院中磨盤、石碾、轆轤、推車,農家器物一應俱全,灶間、臥室、家具、鋪蓋,均與實景無異。
除此之外,古代城門、舊時山寨、牢獄、囚車、獨轅戰車、攻城車,造型逼真,各據其位,恍然將游人帶入草寇橫行、戰旗獵獵的年代。最引人注目的,還要算拍攝《紅高粱》所搭外景“月亮門”, 拱形城門泥磚砌成,并做舊處理,頗顯歲月滄桑。
距明城一步之遙,便是清城。清城城墻完整,夯土筑成。進入清城,眼前竟是深宅大院,晚清都市面貌,非明城草寮泥屋所能比。深入街里,多為大戶人家宅院,房舍齊整,屋檐高挑。城中南北,十里長街,商業繁華,街前各色攤位,街后店鋪林立,街面整齊,地面干凈,但見茶房酒肆、布店藥鋪沿街排開,當鋪、油坊、鐵匠爐、釘馬掌處、算命攤子、剃頭挑子,舊時代各類行當應有盡有。
賀蘭山巖畫
第四站:老祖宗巖畫涂鴉
“沒有賀蘭山,便沒有寧夏川”。來到寧夏,必到銀川,到了銀川,則一定不能錯過賀蘭山巖畫。賀蘭山巖畫是史前藝術的奇觀,是中國游牧民族的藝術畫廊,可謂舉世無雙。在古代,賀蘭山是匈奴、鮮卑、突厥、回鶻、吐蕃、黨項等北方少數民族駐牧游獵、生息繁衍的地方。遠古人類用牛、馬、羊、鹿、駝、狼、虎、豹、魚等多種動物圖案與太陽神等抽象符號,記錄了他們在3000年前至10000年前放牧、畋獵、祭祀、爭戰、娛舞等生產生活場景,傳遞著原始氏族部落自然崇拜、圖騰崇拜等的文化內涵,表現了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與追求。
賀蘭山東麓的山崖石壁上分布數以萬計的古代巖畫,其最大的特點就是各種面具和人面像占全部巖畫的80%,太陽神巖畫就是賀蘭口最著名的人面像,已經成為賀蘭山巖畫的標志。而在南北長200多公里的賀蘭山腹地,就有20多處遺存巖畫,它們線條優美、刻畫精細,每幅都如同精靈一般,釋放出無窮的生命力。
關鍵字: 中國電影 西夏王陵 賀蘭山 銀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