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新聞在線網1月6日消息:2009年12月的烏魯木齊市米東區寒風凜冽。走在柏楊河鄉阿合阿德爾村寬闊的村道上,放眼望去,排排新房整齊有序。“老塞”“巴特勒”“小山羊”等“牧家樂”招牌格外引人注目。
記者了解到,米東區柏楊河鄉是牧區,有3200多名哈薩克族牧民。過去,他們沿襲著千百年來的傳統游牧生活、圍著轉場的牧道打轉轉。為了轉變牧民的觀念,鄉黨委、政府采取“放水養魚”的政策,鼓勵牧民積極參與市場流動、拓寬再就業渠道,在牧區借發展旅游推出“牧家樂”飲食文化產業,促進了牧民脫貧致富。
近年來,米東區牧民開設的“牧家樂”如雨后春筍般發展起來。目前全區“牧家樂”有50多家,參加“牧家樂”培訓牧民2200多人次,為農村富余勞動力提供就業崗位1382個,牧民人均純收入達5540元,“牧家樂”不僅讓牧民致富,而且還讓牧民轉變了觀念。
柏楊河鄉黨委副書記馮影介紹說,為了推動和提升“牧家樂”旅游飲食文化產業,讓“牧家樂”走向規范化。2008年至今,鄉政府投入5萬多元,為牧民開辦的“牧家樂”統一制作了牌匾、統一肉食檢疫、統一肉食標準、統一牧民服飾,并組織媒體加大宣傳。2009年,鄉政府還組織牧民成立了“牧家樂”協會,制定了章程,選出協會理事長、理事和秘書,對“牧家樂”飯菜統一了價格、品牌和質量管理。
作者: 趙軍、張紹山、張明
文章來源: 新疆日(ri)報
驗證碼:
匿名發表
出疆旅游電話:0991-2671000 0991-2310325 18999981856 | 新疆散客旅游電話:0991-2310325 18099695348 18999832796 |